IETF刚刚指责ITU-T“分裂MPLS”的话音未落,就出现了IETF分裂IDC中以太网标准的事件。
IETF坚持认为,TRILL协议,是解决数据中心以太网扩展性的最佳方案,全然不顾市场上已有的私有协议,以及IEEE的公开协议SPB。
TRILL主要针对以太网STB(生成树)协议的缺点,即STB无法利用交换机之间私有的可用路径,因此路由不会总是最短和最快的,而且收敛时间比较长,直接导致未落扩展性不好,以及对链路故障比较敏感。
IETF RFC5556定义的“多链接透明互联(TRILL)”是一个L2协议,利用链路状态技术在TRILL节点之间发现和计算最短路径,这可以让用户使用多HOP的最短路径,在IDC中构建更大范围内的以太网和FCoE。
TRILL的支持这主要包括cisco和brocade,但Juniper支持IEEE的SPB,并且认为TRILL产生的问题比能够解决的要多,因为这种所谓的L2技术,但多数IDC需要的是L3的组网,并且TRILL会导致IDC中的路由器出现单点故障问题。
IEEE的最短路径桥接技术,是对多路径STP的扩展,也使用的是链路状态技术,以让交换机学习最短路径和动态调整拓扑。得到了Avaya 和 Alcatel-Lucent的支持。
HP同时支持TRILL和SPB,并且提出了提高TRILL和SPB扩展性和可靠性的IRF技术,主要利用了虚拟化和集群技术:把多个物理IS-IS节点虚拟化为一个“节点”,减少了HOP数,也就可以高效快速地汇聚。
华为、Extreme的策略与HP几乎一样,同时支持但都致力于扩展这两种协议。
Ipbaobao根据相关资料整理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