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企业家是天生吗?


 

/价值中国网 林永青、刘洋波  为张平先生新书《卓越之道》所做的推荐序

 

张平先生的书,凝结了作者十多年为企业做咨询的行业经验,从职业修炼、管理思想、品牌塑造等三个角度解答了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基层员工在职业生涯中可能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这是一本面向所有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和基层员工的书,涉及到了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企业员工个人发展可能遇到的任何问题,看起来就像中国企业管理的“二十二条军规”。

 

为本书写推荐序是一件貌似轻松、实则困难的一件事情。书中的每一个观点、每一个问题、每一个案例几乎都出自于作者的独立思考,出自于作者的管理咨询经历,倾注了作者的情感和智慧。有写给职业经理人的管理经验,也有写给企业家的创业智慧。想用短短千把字把本书的精华提炼出来,非不为也,实不能也。因此,这篇序文也仅仅是把我看完此书后,偏重于创业方面的观感记录下来,作为读者阅读的一个楔子。本书更多的价值,需要读者细细品读、深入体会,同时到实践中去验证。

 

“书大都有两种,一种讲故事,一种讲道理”,但是,但凡好书,都会有好的问题,好的故事张平先生的书也不例外。书中提出一个很好的问题,为什么一个搞科学研究的、搞艺术创作的人,不达到一定的成就,不敢随随便便叫科学家、艺术家;而一个拥有十几个人的企业的老板就堂而皇之地被称为企业家?

 

答案也貌似很简单。第一、企业家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理应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我也愿意再扩充一下:企业家(事业家)是社会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量!因为真正的企业家,是将促进社会进步的思想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转变为社会成果的人!)第二、创业艰难百战多,开创一个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所承受的压力、所付出的努力、所需要的素质不是一般人所具备的,当然应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我经常讲一句话:“创业不是人干的事儿,是超人干的!”

 

那么,企业家是天生的吗?一个优秀的企业家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如果让你说出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家的名字,你也许马上会想到张瑞敏、柳传志、马云等等。但是如果要让你概括出他们身上共同的优点,你的反应可能就不会这么迅速了。事实上,但凡是成功的企业家,大多是带有与生俱来的特质,例如正确的价值观、超凡的勇气、顽强的意志、持久的努力、奉献精神和服务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优秀的企业家是天生的。

 

但是如果你读完张平先生讲的关于张裕、海尔、联想、海底捞的故事,你又不那么确信了。——事实上,经营和管理企业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是一项长期或无期的系统工程。

 

以管理为例。企业的管理涉及到战略的制定、团队的建设、制度的完善、各种关系的梳理、执行力的提高等等。每一个环节都包含着若干个小的细节,任何一个小的细节的疏漏,都会影响到整个管理体系的构建。管理的最大困难在于制度或规则是由人来制定、来执行的,如果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规则的执行者有可能变成规则的破坏者。假如,联想制定了一条规则,“开会迟到要罚站一分钟,如果柳传志自己经常迟到,但迟到后不需要罚站”,很难想象这条规则会被普通员工所认同,并不断持续下去。

 

再比如说品牌的塑造。我们都知道张瑞敏砸冰箱,柳传志打造自主品牌以及海底捞微笑服务的故事。但是一个优秀的品牌是企业价值观、文化、理念的凝结。是企业的战略和技术的体现,需要通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建立。它不仅仅是调研、策划、推广那么简单,包含着极为深刻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甚至细致到一个最基层员工的日常习惯。任何华丽的制度和计划,如果缺乏执行力来落实,都会流于形式,落为空谈。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优秀的企业家绝不是天生的。正如冯仑所说,“伟大是熬出来的!”也如作者张平所强调的:优秀的企业家要“以政治家的远见来发展公司,以军事家的胆略来做市场,以诗人般的胸怀来培养人才,以哲学家的深邃来做企业文化,以刺刀见红的精神来落实企业基础管理。”

 

最为重要的是,优秀的企业家要有一种圣徒般的品质和婴儿般的学习精神。在面对市场环境、面对客户、面对员工、面对竞争者、面对合作伙伴时,只有那些具有高尚品德、具有学习精神的企业家能做到宠辱不惊、居安思危、奉献社会、服务他人、和谐共赢、不断创新,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以张平先生在管理咨询业长年优秀的从业经历为证,我可以坦诚地告诉你,优秀的管理咨询师也不是天生的!......如果您确信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或者你已经开始向这个方向努力了,请接着读完这本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