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道主义”幌子制造动乱,难以避免利比亚成为伊拉克第二


  据香港中通社北京3月21日电,欧美多国对利比亚的空袭已持续2天,利比亚会否成为第二个伊拉克,引起国际社会关注。有分析认为,2天空袭已经超过了联合国授权范围,如果继续扩大,或将加大卡扎菲政权危机,前景难料。

  这次美、法等国豪取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授权,以“采取所有需要的行动”,来“保护利比亚平民”的可耻的“违反人道罪行”,就似各个统治阶级一样标榜自己的罪行一样。据媒体报道,以美、英、法为首的联合国军,保卫利比亚平民生命的战斗打响两天以来,在两波轰炸中,共炸死利比亚平民六十四人,炸伤炸伤约一百五十一人,其中多数是妇女和儿童。这难道就是“保护利比亚平民”国际正义行动吗?

  新华时评认为,西方推动设立禁飞区,发动空袭的主要理由是防止利比亚发生人道主义灾难,阻止卡扎菲“屠杀平民”。但实际的情况是,这场军事干涉所导致的人员伤亡可能远远超出未加干涉之前。除了空袭直接导致大规模人员伤亡外,西方军事干涉还会使冲突升级、爆发持久内战,由此将造成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

  有网友指出,战机,军舰,在肆无忌惮地横行。一个主权国家的内政,被外来的“武力干涉”撕得支离破碎。是为了石油吗?是为了掠夺资源掠夺财富吗?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捞取政治资本吗?是为了杀鸡儆猴巩固强权吗?人道、人权的名义,何其苍白的理由。被强行践踏的国土,注定将要陷入更加难以自拔的内乱和内战之中,所谓人道与人权的“解救”只会给当地人民带来更大的灾难。一场师出无名的耀武扬威。比较起来,与当年两个强盗闯入了圆明园,洗劫一空、焚毁干净的暴行还有何异?

  如果这一赤露露的“保护平民”行动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他们会怎么认为,肯定会被认为是恐怖主义,而要发生在他们身上,就是富有英雄气概的“救世主”,多么可耻的强盗逻辑,多么嚣张的侵略者嘴脸。

  其实,在那些以人权,人道,自由,民主为幌子往下扔炸弹的伪君子们的眼里,海湾和非洲等一些弱小国家的人命是不值钱的。他们所标榜的民主,带来的是什么民主?是伊拉克,还是阿富汗,到时候恐怕不是民主,是没主了吧。欧美早已把卡扎菲妖魔化,虽然进入新世纪后与他合作对付以拉登为首的基地恐怖组织,始终同床异梦,这次务必借势除之而后快。战争在继续,死伤在增加,血液和石油就是侵略者的最真实的意图。

  在很多年里,卡扎菲曾一直是“自由世界的敌人”,是“国际恐怖主义”的幕后黑手。数年前,西方国家向利比亚伸出了和解之手,其背景却是利润丰厚的石油贸易和军火贸易。这其中不乏世界民主国家的典范、跨国公司、银行、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欧盟等地区重要集团,当然还有华盛顿。但在利比亚动乱后,这些角色纷纷支持利比亚叛军,就连当年接受卡扎菲巨额报酬在利比亚进行演出的文艺界人士都宣称要与其划清界限,捐出从利比亚政府得到的报酬。

  利比亚人民的苦难,再次让已经令人失望的、不公正的国际秩序蒙羞。卡扎菲独裁政府在国内的罪行绝对不可饶恕,但这不能以牺牲广大民众利益为前提。当年伊拉克战争,美国等国也是传说中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将伊拉克人民拖入战争的深渊,萨达姆下台后,拉克陷入管治真空,民不聊生,利比亚会否成为伊拉克第二,或许这是不容置疑的。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从来都是言行不一,从来都是以牺牲他国人民的生命为代价,来实现一己私利的“假民主”。正如中央台军事观察员梁永春认为,此次以法国为首的欧美多国对利比亚空袭行动有几个鲜明特点,第一个就是它到目前为止是以打击地面目标为主。联合国决议是要在利比亚建立一个禁飞区,但现在看来欧美国家不只是在执行禁飞区的行动。

      
从伊拉克与阿富汗的前车之鉴来看,诉诸武力并非解决危机的有效途径。正如有评论所称,军事干预虽然能够迅速改变一个国家的政权,但新的对立和冲突也往往随之而来。被干预国难以实现稳定,地区局势也有可能陷入新一轮动荡。在这一过程中,平民百姓总是最大的受害者,无论军事行动打着什么样的旗号,都不能以无辜的生命和财富的毁灭为代价,这既是道义的准则,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呼声。(欧洲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