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寿山:热爱心理学的法官


  谢寿山:热爱心理学的法官

  作者:何奇阳

  (备注:何奇阳写的这篇采访报道刊登在2005年5月《科技日报》上。)



  上海长宁法院有一批让人竖大拇指的优秀法官,他们个个爱岗敬业,在办案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绝招。谢寿山就是其中之一。

  谢寿山是中国第一例成功实施劳务抵债的法官,他把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案件执行,发现了案件背后的诈骗嫌疑,“火眼金睛”的美誉由此而得。

  谢寿山在上海长宁法院已经度过了20多个春秋。在全国模范法官、长宁区法院院长盛勇强创造的学习氛围下,谢寿山把所有业余时间用于读书、学习,积极钻研心理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影响法官心理健康的因素不断出现,关注法官的心理健康问题,就得提上议事日程。

  2005年3月28日,谢寿山过了一把当心理学老师的“瘾”。在上海市高院执行局对新进执行人员培训时,谢寿山在讲课中谈到法官的“自我调压法”,有许多精彩的地方让学员们纷纷称赞,认为受益匪浅。

  在谢寿山看来,法官就主体来说也是自然人,但是由于法官受国家之命行使国家审判权,特殊的职业形成特殊的心理。作为一个优秀的法官,应该胸怀博大,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平和的心理状态。

  谢寿山说:“法官既是研究人的行为的职业,也是研究人的心理的职业。法官运用心理学知识,既要针对当事人心理研究以利于办案,也要运用心理学知识对法官自身进行心理调节。”

  谢寿山希望,在各法院开设心理讲座,凈化心理,开阔视野,营造亲情感,疏导和排解法官因繁重的工作带来的紧张情绪和压郁烦恼;尊重法官的个人爱好,适当安排疗养,有条件的可以安排外出考查等等,以达到缓解各种压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上岗。

  他提醒其它法官,一旦发现自己行为有失常,应该藉由健康管道抒发压力和挫折。不要抱怨别人,关键在于人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