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学人周刊》:温家宝记者会传递中国信心


《世界经济学人周刊》:温家宝记者会传递中国信心

  “信心就像太阳一样,充满光明和希望。”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这样向中外记者说。

  高踞的房价和上涨的物价无疑是今年“两会”老百姓普遍关注的话题,而经济民生问题也再度成为今年总理记者会的焦点。在近三个小时中,共有12位记者向温家宝总理提问,其中涉及经济民生问题的占大半。在回答这些提问时,温家宝再度提出“信心”激励、“决心”以对,彰显中央对经济民生的高度关注与重视。

  北京将未来五年的平均经济年增率定为7%,对此,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天表示,7%的发展速度不算低。

  媒体今天在记者会中提问说,大陆主动调低经济增速是基于什么考虑?如果未来经济成长速度有所放缓,是否会影响扩大就业以及改善民生?

  温家宝回答说:“主动调低经济发展速度,不仅表明决心和意志,而且是一个重大的举措。在今后五年以至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当长时期,我们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

  他说,经济发展速度、就业与通货膨胀三者间关系密切。经济发展速度高,就业人数就会多,但通胀的压力也会大。相反地,经济发展速度低,就业人数少,但很容易使经济走向衰退。

  温家宝指出,中国大陆必须在这两条道路当中走出一条光明道路, “把它们有机地连接起来”。根据新五年规划,中国将从追求快速经济增长转向质量更高、更具可持续性的发展,更加重视服务和财富的广泛分配。如果付诸实施,新五年规划有可能使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从低成本工厂变成主要消费市场,从而产生深远影响。

  增加消费需求可能有助于提振进口,缩小中国与美国等主要经济体的贸易顺差。中国还需要把钱从公司转到家庭手中,这有可能缩小占中国人口多数的穷人与富裕精英和新兴中产阶级之间的巨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