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樊纲老师在钓鱼台国宾馆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本轮物价上涨的原因是货币太多、流动性过剩.通过货币回收、对冲等政策回收流动性,现在我国30%的货币被央行“锁定”,这使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得到了改善。因此,他预测今年物价总水平增幅会稳定在4%以下。另外他认为,我国应该通过提高货币利用效率、加快货币运转,弥补货币增长速度放慢的影响,从而使经济逐步恢复到相对平衡的轨道。
我也曾一直关注着国家的货币政策.众所周知,这几年广义货币量一直以25%及以上速度增长,而狭义货币量也至少以17-18%速度增长,而同期年均经济增长才9%-10%,考虑到部分流动性会凝固下来,但是依然可以说货币供应较快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多年如此,累积下来将是一个庞大的量,学界测算这几年的货币量是GDP的180%,可想而知通胀的基础较为雄厚,所以我也一直认为货币超发是当下中国经济问题的罪魁祸首之一,比如房价等等,当然这一年来国家也意识到货币超发的危害,并以极大的勇气,极其坚定的态度来回笼货币,同时又加上相关的政府干预,毫无疑义的是当下的货币环境,经济环境得到改善,但是另外一方面也要树立货币超发的老路不应再走了,就正如之前的工业化一样,现在都在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转型,结构调整,我想以前的货币政策也是一种粗放型的政策,只是简单的向市场投放过量货币来推动经济增长,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现在我们见识了了通胀如虎的厉害,我想未来货币政策也要转变,向质的方向发展,和樊纲老师的观点一样,我也曾撰文指出要放缓货币供应的速度,为了保持既定的经济增长,比如在既定的货币上做文章,也就是把大量的存量货币,存量资本盘活,提高其使用效率,加快其流通速度,这样依然能保持更快的经济增长,而且对经济长期持续发展也大有益处,也就是货币政策也应因势而动,顺利实现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