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到教育本源的含义
现在的教育,已被应试完全异化,离做人的德性、科学的探知越来越远。那么教育本源的样子是什么样的?北京十一学校,或许会提供一种范本。
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了,中国的教育就是培养会考试的机器,对青少年的天赋、潜能与想像力的压制,对道德修养的漠视,简直可以就是罄竹难书。我一直认为,教育产业化的路子是在祸害子孙。
与十一学校学生的交流后,我相信中国不是铁板一块,这里有我期待的对未来的希望。
十一学校有少科科学院、少年文学院,活动多多。我去的时候,正在搞西班牙文化周,这在大多数学校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高考又不考,搞这些干嘛。开运动会时,不是老一套的分班级参加,而是将班级当作一个国家来参赛,一一班是俄罗斯,一二班就是美利坚了,一个学校的运动会,就是一个小奥林匹克。就凭这事,我就觉得这校长真是可爱,比教育部长要可爱得多。
学校有一个“名师讲坛”,请来各方面的专家来校讲座。陪同的团委书记徐宁教师说,校长相当重视这个讲坛,把它看成和课堂教育同等重要。
学生们对墨子和墨家故事的了解,超出了我的预期,他们尽管还没有学过《公输》的课文,却知道“兼爱、非攻”的墨家思想。尤其是我讲到墨子的血性,希望温室中长大的新一代女生要爱英雄,男生要争当英雄时,全场响起了持续的掌声。对当代那些脂粉气的、娘娘腔的现象,他们都抱以发自内心的嘲笑。
这才是真正的中华民族的少年,我真为他们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