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老子圣像在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揭幕。老子圣像高28米,重60吨,为紫铜锻造贴金,总投资2588万元。函谷关是老子著述《道德经》之处,也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目前已建成为一个融军事文化和老子文化为一体的人文景区。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历史博物馆前放孔子,灵宝立老子,这些资金都是搜刮民众的血脂血膏。拿税人的钱修老子像也好,孔子像也罢,他能解决实际民众的生活质量问题吗?我们不反对弘扬民族历史文化,但当代弘扬的主流文化变成了大量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而且花上千万元来做这件事,这种文化精神就值得我们深思!
实际上,灵宝的做法并不是独例,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提升知名度,屡屡耗费巨资建造所谓的“地标工程”,结果适得其反,没了“面子”、伤了“里子”,给当地群众留下很大的财政包袱。令人遗憾的是,不管民意如何,诸多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依旧一个接一个地竖立起来。一个地方为了经济发展希望提升知名度无可厚非,关键在于要找到切合地方实际而又行之有效的路径,关键是应通过脚踏实地的工作来获得,关键是多做造福百姓的民生实事,才能赢得民众和社会的认可,才是政府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
文化难道是用钱堆出来的吗?耗费巨资建设老子圣像,决策过程中有没有问计于民,有没有进行过民意评测。2558万元,改善民生岂不是更好!2558万元,肯定又造福了不少公仆及商家,这些人借着塑雕像把贪污的钱洗白了,堂而皇之在家数钱玩,这难道是一个改过自新的政府应该做的吗?这几年来,我们的经济发展了,但民生欠账很多,我们应该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民生方面,而不是投入到哪些彰显领导面子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上。尽管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已经强调不以GDP论英雄,但这些不顾民意的“形象工程”依然在不断上演。看来,我们的民生之路还很遥远啊!
2588万元,文化难道是用钱堆出来的吗?
评论
编辑推荐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