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迪按:东亚出现后现代灾难,这场灾难考验东亚国家、人民的智慧,设立超越主权的克服灾难机构必须提上日程,为此,中国应率先积极对日本受灾地区进行更大规模援助,以此创造东亚安全保障的新契机。
3月14日11点1分,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发电机发生爆炸,大量放射物质流出,形成二次灾害。目前,核辐射危害已然成为现实,日本政府命令该发电站周边20公里内尚未撤离的人员迅速撤离。自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后,整个东日本余震不断,社会充满不安。目前东京各加油站汽油已告售罄,电池、灾害专用手电筒等也已售完。此外,灾民不断向安全地区移动,而灾区中国留学生陆续回国。
震后东日本铁路系统瘫痪,3月11日首都圈出现100万“归宅灾民”,即无法回家的通勤者。11日震后,笔者的朋友在早稻田大学结束工作后,因无法回家,只得在早稻田大学一教授个人研究室“借宿”。12日,他用了7个小时,才辗转从东京回到横滨家里。3月14日上午,首都圈各交通线路站台以及检票口外排成长列,大量工薪族无法进入车站。至笔者发稿的3月14日下午,东日本交通系统仍然没有恢复正常运营,
目前日本政府已将此次地震震级调至M9.0。此间舆论指出,这次地震烈度“千年一遇”。各种图像显示,状况惨烈异常,许多城市彻底毁灭,最终可能死亡人数可能达到数万人。更为令人惊心的是核电放射物质泄露,专家指出,辐射威胁半径达100公里。目前,东日本地区灾区缺水缺电,食物供应匮乏。此外,整个东日本铁路系统陷入麻痹状态。
据悉,包括中国在内世界79余个国家地区提出对日支援。日前日本媒体报道,美国将派航母前往日本支援救灾。日本国内对此是否欢迎尚不得而知。对于这次重大地震灾害,中国舆论表示同情并主张对灾区人民支援,这个消息让日本感动,3月14日中国救援队第一批人员15人已经抵达东京,并奔赴现场。全球媒体高度关注“东日本大地震”的救援、恢复,国内多级媒体立即向日本派遣记者组,现在已经抵达日本并奔赴灾区。
这场巨大地震,不但对日本国民心理产生重大震撼,也将影响日本国民对今后国家安全构筑的思想。因此,如何构筑“后东日本大地震”的东亚安全体系,将是该地区国家、人民的共同课题。
3月13日东日本各地电视台公布各地轮番停电的消息,笔者所在地,每天将停电3至6小时。地区广播站不断播出有关停电最新信息。停电将对高层居民公寓发生重大影响,笔者居住28层公寓中,老人居民很多,他们的饮食面临严重威胁。
面对我们东邻重大灾害,中国应持何种态度?我们同为人类,应对日本表示发自内心的同情。我们除同情表示、慰问之外,中国社会应采取更大力度、实行更大规模的援助,鲜明表明我们对东邻不幸的恻隐同情。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以更加远大的视野看待对日灾区支援问题。中国应通过这次对日灾区支援,表示自己作为东亚一员的责任。
具体来说,日本灾民需要什么?这次灾害后果是复合性的。当前,福岛核电站附近居民需要放射线防护用具,此外灾民需要救助。从长期来看,灾民需要水、食物、奶粉、汽油、帐篷、临时厕所、衣物等。此后,他们还将进行灾区恢复,道路、民宅建设,也需要钢铁、水泥等建筑物资。
中国在四川大地震、奥运会以及亚运中培养出的义工精神,可为日本灾后救援、恢复提供援助。 我们东亚可以逐渐建立一个亚洲防灾体系、跨国灾害救援支援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包括仓储物流体系、专业人员体系、资金体系等。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要建立亚洲的自主灾害预防救援体系。
在灾害救援问题上,“远亲不如近邻”。中日同为亚洲国家,我们应该提倡亚洲人互助的思想与行动。日前,美国出动了航母,力图对日本救援,事实证明,航母对救援实效不足。刘迪相信,对于日本东北地区,没有航母的中国,照样可以支援,而且我们有四川大地震的经验,支援效果可以超出航母。同时,根据日本政府的请求,刘迪认为,中国可以接受部分日本核灾害难民。
震后,日本必将出现一种新安全观、安保观、价值观,以日本地震以及震后状况为鉴,中国也须建立新的安全观,全面反思目前的城市建设、核电安全、物流系统安全。这次东日本大地震,让该地区人民懂得建立东亚集体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性。面对巨大灾害,任何一个国家单独对应,其实很难。而且,面对灾害,我们人类的智慧尚有很多不足,我们必须彼此协作,才能更为顺利应对。
长期以来,东亚地区稳定、和平的建设并非顺利,此次,刘迪认为,我们通过对灾区人民的支援、灾区重建的支援,中日两个世界大国可以建立一种彼此互信的基础。这种善举,既是为了亚洲,也是为了世界。
在灾后,中国应促成新亚洲价值观的形成。欧洲共同体方式并为地区合作的唯一模式,我们完全可以走亚洲模式,这就是通过对各国大型灾害展开人道主义援助,构筑东亚安全共同体。我们应该建立一个“东亚灾害应对机构”,应对地震、洪涝、核泄露、传染疾病等各种大规模、突发自然灾害。这个机构宗旨应是为东亚各国提供安全保障,面对灾害展开有效、大量、迅速的效果。
刘迪认为,这个组织首先应该成立一个超主权东亚灾害独立基金。基金通过自主运营,逐渐增加自己的金额。同时,在这个机构下,还应建立一支常设东亚救援队。这支队伍平常训练,灾害时则以最短时间奔赴现场。同时还应建立一个常设秘书处。该秘书处可以录用高效的人员。此外,“东亚灾害应对机构”还应建立一个统一的储备仓库,并在各国设立合理的物流据点。仓储应该包括食品饮料、药品、帐篷、衣服等。同时,还应拥有直升机、大型货机等。这些货机可随时将救灾物资运往灾区。
刘迪认为,中国应视日本政府、国民需要,以亚洲近邻的同情,人道主义精神,尽最大可能,对此次日本巨大震灾展开更加广泛、迅速的援助,通过这次行动,创造筑亚洲新型安全保障体系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