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学人周刊》:六位白手起家的泰国富豪
他们是泰国最富有的人,他们的平均年龄超过了五十岁,他们都是从白丁开始一步步建筑起自己的财富王国。
一提起泰国,人们首先会觉得那是个度假的去处。然而,这里也是拥有3000亿美金的经济和超过6700万人口的国家。尽管顶级富豪大多靠祖荫,由于国家环境宽松,催生了一批杰出的企业家。以下是六位泰国最传奇富豪,其中有两位还是亿万富翁。当年全凭赤手空拳打下江山的他们,如今都已年过半百。
1、 许书标:给世界插上翅膀
红牛的创始人之一许书标拥有企业49%的股份。在2009年,红牛创下全球44亿的销售业绩。这种富含咖啡因的甜味功能型饮料在社交场和夜店很受欢迎,工作疲累的人也爱喝它。红牛成立于1987年,如今已经是功能饮料业的龙头,产品系列不断丰富,从小的“能量弹”到无糖饮料一应俱全。现年78岁的许书标是泰国最富有的人之一,据福布斯排行榜披露,如今许的身家在42亿美金。
秘闻轶事:红牛是在陈书标的自有泰国品牌“Krating Daeng”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老品牌的译义显而易见——红牛。
2、 苏旭明:酿酒人
苏旭明的泰国酿酒有限公司是东南亚最大的酒类制造商。公司最著名的莫过于象牌啤酒了。象牌的商标是两头面对面的大象,爱喝象牌的泰国人数不胜数,象牌啤酒也俘获了上百万背包客的心。泰国酿酒也是英国足球俱乐部埃弗顿的赞助商,而象牌啤酒的标志——两只大象也出现在埃弗顿的队服上。泰国酿酒也制造本土烈酒Sang som和朗姆酒Mekhong。同时,公司还退出了低档啤酒Archa和高端产品德国Federbrau啤酒。苏旭明出身贫寒,父亲经营小吃摊,专做炸贻贝煎饼。今年已经66岁的苏旭明目前身价40亿美金。
秘闻轶事:据传,苏旭明还是曼谷光华商场的东家,那里各种商品琳琅满目。
3、威廉姆-海内克:生意遍布全国
如今在泰国已经可以吃到DQ、汉堡王和史云生。这些品牌的入驻需感谢一人的努力,当然,他的名字也已享誉全球,他就是威廉姆-海内克。今年已满61岁的海内克于1967年创立了美诺国际。在泰国乃至亚太区内,海内克拥有1,000家餐馆和27家酒店。此外,还控股泰国境内的万豪酒店、四季大酒店、披萨公司和时时乐。泰国是海内克的福地,他如今坐拥4.25亿美金的财富。尽管出生于美国,海内克在少年时期随父母来到泰国,如今已入泰国籍,是地地道道的泰国人了。
秘闻轶事:海内克在与必胜客的交手中迂回制胜。早在1980年,海内克购买了必胜客在泰国的特许经销权,但却不幸陷入与必胜客美国母公司的合同纠纷中。随机,必胜客关闭了在泰国的所有门店,但是海内克随即在必胜客旧址上建立了新的比萨公司。这场战争的结果是:在短短六个月时间内,海内克迅速攻占了全泰国70%的披萨市场份额。
4、陈汉士:“海味鸡肉”的奇思妙想
年届75岁的陈汉士是世界上最大的金枪鱼罐头公司之一——泰万盛冷冻食品集团的创始人。公司是泰国最大的罐装冷冻海产品制造商,在去年以8.6亿美金收购欧洲罐头制造商MWBrands后,目前已成长为全球品牌。陈汉士个人财富估计在4.3亿美金。
秘闻轶事:万盛集团的“海味鸡肉”到底是鸡肉还是金枪鱼?几年前,杰西卡-辛普森也曾被这个问题困扰,并在电视节目中连线泰国本土求证。至于答案?猜对了!是金枪鱼。
5、维察·拉克斯里科索恩:免税店之王
52岁的维察•拉克斯里科索恩是本榜单中最年轻的富豪,但他积累的财富却已达到1.8亿美金。这托赖于我们每一位在泰国皇家授权的免税店中血拼的人。维察•拉克斯里科索恩的商业门面遍布曼谷苏凡纳布机场、清迈机场和普吉岛机场,,他在曼谷市中心也有铺面。
秘闻轶事:2007年,泰国的传奇人物——前总理他信买下英超曼城俱乐部,这个轰动一时的消息曾让他荣登各大媒体头条。尽管300多天后他就将俱乐部转手出售。与高调的他信不同,很少人知道维察也是足球俱乐部老板。去年,他及其投资财团收购了英国莱切斯特城队。无巧不成书,球队主教练斯文-格兰-埃里克森也曾在“他信时代”执教过曼城队。
6、陈水明:Mr Oishi
51岁的陈水明先生一手创办了味集团,旗下的日本餐馆闻名于外,有寿司自助,有外卖宅急送,有拉面馆,也有日式铁板烧等,甚至还有一个品牌绿茶。但是陈水明并不是日本人。出生于马来西亚的陈水明并无一技之长,直到17岁时有了第一桩生意——报刊亭。渐渐地,他做大租了铺面。但在1997年的时候破产,而后凭借婚纱摄影室赚到第一桶金,开始逐渐发迹。几年前,陈水明将味集团卖给了泰国酿酒的掌门人苏旭明(我们榜单第二位的富豪),并在味集团中继续担任CEO。去年卸任后,陈创办了新公司Mai Tan,继续在餐饮业内奋斗。尽管现在他的净资产多少无人知晓,不过据《曼谷时报》称,陈水明在大城府投资了2.4亿泰铢(约7800万美金)的生产设备,致力于开创个人功能型饮料品牌。
秘闻轶事:陈水明笃信报恩之说。他许诺在60大寿的时候,将捐出Mai Tan公司的一半净利润给他的Tan Pan基金会,用于资助教育和环境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