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湖北省的模具产业基本格局为:以十堰、襄樊、随州为中心的汽车模具;以鄂州、黄石为中心的塑料模具;以荆州、宜昌为中心的轻工、军工模具。近年,该省汽车、纺织、机械等产业发展加速,为模具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供应商协会常务秘书长罗百辉分析认为,湖北省内约有500多家模具及模具标准件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某些领域还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1、汽车模具制造水平较高。东风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十堰先锋模具股份有限公司在汽车大型覆盖件等模具设计、制造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部分模具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精密模具制造能力较强。鄂丰模具有限公司、国营七三三厂、国营六一二厂等企业都具有较高的精密模具制造能力。
3、模具材料具有独特的优势。作为全国重点特种钢厂之一的大冶特种钢集团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近年来研制生产出许多先进的新型模具钢,这对提高模具质量,延长模具寿命提供了良好条件。
4、模具科研开发力量雄厚。华中科技大学在模具材料研制、模具cad/cae/cam应用技术开发等方面;武汉理工大学在汽车模具、陶瓷模具研究与开发方面;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在精密铸锻模和快速简易制模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拥有较多的科技成果。
据东风模具公司总经理、中国模具协会副理事长李建华介绍,武汉市共有408家模具企业,但年产值过亿的仅有2家。武汉汽车企业模具使用量排在全国前三,但制造量却排在后三位,接近70%的产品来自于省外采购。湖北省政府已开会商讨振兴武汉模具产业,预计每年投入3000万元至5000万元,吸引20家左右大型模具企业入驻,形成“模具国际工业园”。
近年来,湖北黄石灵乡镇围绕打造“湖北省特钢模具装备制造工业园”品牌,投入巨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机构“五部制”,推行“一问首接制”、“二问终结制”、“限时办结制”、“一站式服务”等措施,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该园区已集聚了一批成长性强、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先后引进了日盛、精成等13家特钢、模具制造企业,已成为黄石乃至湖北最大“特钢模具”制造基地。同时,依托武汉重冶集团,成功地引进了金冈汽车配件、华威冶金机械设备制造、瑞通机械等一大批下游二级产业项目,有效推进了产业链的延伸拓展,形成了优势互补。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供应商协会常务秘书长罗百辉介绍,灵成工业园是湖北省唯一设立在乡镇的省管工业园区,是湖北省特钢模具装备制造工业园,也是华中地区特钢模具装备制造基地。截至目前,灵成工业园36家企业中特钢模具企业已达16家,产值占园区总产值的90%以上。这种产业的高度聚集,将更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园区内的远成钢铁公司准备实施规模扩张,追加投资10亿元。灵成工业园的特钢模具产业集群正蓄势待发。预计到“十一五”末期,工业园将形成年产特钢60万吨、模具20万套、装备机械2万台套的生产能力,年实现产值120亿元-150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2000余人。
纵观湖北模具产业发展,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许多方面同沿海发达的省份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1、企业结构不合理。国有成分比较重,模具生产厂家半数以上是工模具分厂(公司)、车间,自产自用的模具比重大。近年来,民营和股份制模具企业虽有所发展,但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2、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高档模具设计制作水平不足。尽管拥有东风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湖北十堰先锋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鄂丰模具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知名模具企业,但从整体来看,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高档模具设计制作水平还较低。企业拥有精密数控加工设备的比重还不大,cad/cae/cam技术的普及率不很高;许多先进模具技术的推广应用不够广泛。
3、模具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标准化程度较低。由于模具生产厂家相对不集中,且大部分全能厂的工模具分厂(车间)生产的模具属自产自用,市场化程度低,企业之间的生产技术协作比较差,因而模具生产周期比较长。要形成有序、完备、集中和有协作能力的按现代机制运行的市场,还需做大量的工作。
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湖北省的模具及模具标准件生产厂家和经营点,目前已以武汉为中心遍及湖北省各地,基本上形成了十堰、襄樊、随州以汽车模具为主,鄂州、黄石以塑料模具为主,荆州、宜昌以轻工、军工所需模具为主的格局。
湖北模具老工业基地 呈现多个发展特色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