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限购下政策挤压效应凸显
文/赖瀚林
自1月26日“新国八条’颁布后 ,京沪深等一线城市限购令细则相继出台,二线城市纷纷跟进; 2月15日住建部初步拟定第三批执行“限购令”的城市名单,同日,成都出台限购细则,对成都主城区实行购房限制,在限购细则落地前,成都爆发成交量井喷现象,这与细则落地后成交量暴跌形成鲜明反差,调控效应明显。2月16日,北京出台史上最严厉限购令,外地人购房须提供5年以上社保和纳税证明,有网友调侃,幸亏还没有限婚,要不以后不能跨区结婚了。截止到3月4日,全国巳有26个城市实施了新国八条规定的限购细则,未来房地产调控政策将进一步细化,楼市限购有向三四线城市蔓延的趋势。
由于房价上涨问题突出,危及经济与民生,虽然2010年中央出台了系列调控举措,但并未能有效遏止房价的过快上涨,在民意面前,调控政策频现“空调”尴尬。温总理多次表示,对于抑制高房价,中央还有信心。在此背景下,以“新国八条”为始的楼市第三次调控严厉登场,显出中央对抑制高房价与严控楼市的决心。从全国来看,限购推行两周,房地产市场的购房需求应声而退,一线城市成交量跌至历史最低,大多数二线城市也连创新低。很显然,在两会即将召开之际,中央决策层不希望房价成为与会代表们热烈讨论的话题。现在,限购政策的调控效应,似乎巳集中显现,一线城市房价平稳,成交量暴跌,二三线城市观望渐浓,成交滞缓。但在市场波澜不惊的平静的水下,却暗流涌动。从调控的效果来看,楼市限购下的政策挤压效应巳经凸显。
第一种是区域需求的挤压效应。一方面,表现在:一线城市的投资资金向二三线城市转移,即购房资金从高压区向低压处挤压流动。
整体来看,限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抑制投机性而“控量保价”,即控制需求(上涨),保护房价(平稳)。现在看来,效果基本巳经达到。地球人都知道,中国楼市房价上涨过快的原因,不是真的因为刚需很庞大,而是因为投资需求很庞大。国内合法和安全的投资渠道太少了,使得相对安全的房地产市场成为许多有钱人的资金避风港。由于一线城市调控趋严,在政策逼迫下大量的投资需求被打压下去,造成大量涌向房地产市场的资金被迫闲置,那这部分被挤压出来的资金会往哪里去?根据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自然是涌向二三线城市,因此这是二三线城市在新政下所面临的新的市场机遇。其实从2010年4月份调控以来,一线城市的投资需求就开始了下乡运动。为何大多数二三城市的楼市房价屡屡在调控面前不降反涨?就是这个原因。目前来看,以成都、长沙、西安、南京、长沙等为首的二线城市是一线投资客主要看好的区域。
另一方面,表现在:省内投资客向省会城市集中,即购房资金向优势资源集中区转移。
在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过程中,由于省会城市具有先天的资源优势,经济辐射力与聚集效应明显,因此对三四线城市的投资客具有较大吸引力。如川内投资客将眼光向成都市的聚焦。受限购影响,原来支撑成都楼市成交量的大量川内客群,包括外地首置与外地投资客,都不约而同将眼光投向了成都最具发展潜力的优势板块,如城东和城南。从2、3月份的成交量来看,成都城南高新区的成交量一直比较活跃,震幅不大,受限购的影响不太明显。从成交数据显示,大部分客群来源于川内其它城市。
第二种是产品需求的挤压效应。主要表现在:受房价上涨压力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购房群体在限购政策面前呈现“面积+品质”需求“一步到位”的双重叠加效应,即从两头(小户型与大户型)向中间(品质改善型户型)挤压。这种效应主要发生在限购第二套和第三套的城市。
在成都购限购政策压力之下,购房需求将以本地首置、二次改善(主城区)、再次改善和外地首置(包括投资客)为主。
首先,由于市场对调控下的房价预期走低,在调控趋严的政策大环境下,多数刚需购房者是观望心态与恐慌情绪并存。这种观望导致主流供应产品成交大幅下滑,同时恐慌又导致需求放大。在这种担心房价上涨与被限购的恐慌氛围中,许多刚需购房者的隐性需求被更多地激发出来,如被迫放大户型的需求面积,同时转向具有高品质和高性价比的舒适性产品。如90-120平米有赠送面积的可变户型的热销就深刻反映了这点。
其次,对于大量二次改善需求客户来说,在限购与房价上涨的双重压力和恐慌下,也不得不调整自己购房计划,并被迫向购买面积扩大与品质提升型置业需求看齐。即原来只考虑120平米的二次改善型置业客户,有可能咬紧牙关,一步到位的转向购买140平米甚至更大面积的户型,原来只考虑140平米户型的客户,有可能转向购买170平米甚至更大的户型。这就是限购政策对购房者的产品需求挤压效应。而对于再次改善型客户,则主要通过“售小换大”的方式(即将名下多套房子处理售出)取得再次购房的资格。一经获得这种购房资格,也必然向面积+品质提升的双重需求转型。
另外,对于外地首置而言,呈现从大户型向中大户型需求转变,小户型向中大户型需求转变的趋势。在政策限购压力下,原来支撑楼市与高房价的外地投资客纷纷退场,因此更多的外地投资客被迫挤压购买面积,向高品质的改善型产品看齐。超大奢侈型和纯投资的大户型将销售受阻。因此限购政策对楼市供应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小户型与大户型的滞销。在打压投资需求面前,主城区小户型公寓和超大户型(主要指200平米以上的平层大户型)将面临较大的销售压力。
对于开发商而言,如何抓住本地首改和外地首置的改善型需求,对产品进行品质创新和提升,这将是市场破局的突破点和机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