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家辉拟任驻华大使,凸显美国自信与包容
针对华裔骆家辉被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提名出任美国驻华大使一事,今日《中国新闻网》刊载了一篇题为《骆家辉被提名为美国驻华大使与中国高层相熟》的文章。仅从标题看,该文还是站在“人情社会”的立场上,对骆家辉出任美驻华大使给予了较高的期待。
由于中国媒体对国人的误导一天也没有停止过,从我们空着肚皮去“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以上,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到央视《新闻联播》的“三部曲”,都让普通百姓早就“习惯了”。
这几年,华裔在国外是混得越来越好,说明国外给华人、华裔提供的舞台越来越大了。可每次他们遇到好事,国内媒体总是像打了一针鸡血,变得异常亢奋起来,硬是把他们取得的成就,和强大的祖国联系在一起,给“中国”二字贴金。就拿骆家辉来说,他的每一次升迁,中国媒体总是那么激动,而每次都要将他的华裔身份重点突出出来。
可遗憾的是,骆家辉对自己的华裔身份却是相当看淡。2009年7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阁会见联袂访华的美国商务部部长骆家辉、朱棣文等美国华裔官员,国内媒体趁机引导全国人民一起激动,将他们说成是“华人的骄傲”。北京某媒体记者问朱棣文、骆家辉两位华裔部长:“中国血统是否让他们在中美两国交流时获得某种优势?”
而骆家辉却直言不讳地说:“我不清楚华裔身份是否给此次中国之行带来什么优势。我们来中国,代表的是美国,是美国总统,是美国人民。美国的政策,不会因为谁参与了协商,而发生改变。”
看看,人家是制度决定官员的行为,是不跟你讲人情的。骆家辉一定很爱国,但他爱的是委派他来中国任职的美利坚合众国,而非此轮任职所在地的中国。
中国媒体,真是拿热脸贴人家冷屁股啊。
美国总统之所以派一个骆家辉来中国任驻华大使,更多恐怕还是看重了骆家辉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并非看重他的华裔身份,更深信骆家辉在中国期间,一定会对美国负责,对美国总统负责,对美国人民负责,绝不怕骆家辉因为身上留着中国人的血液,而出卖美国人的利益。
从这个方面看,奥巴马作为美国总统所透露出来的自信,在世界上恐怕难出“第二”了。
此外,华裔骆家辉能出任美国驻华大使,也再次显示出美国社会具有极为强大的包容性。
在这个由白人主导了200多年的国度里,黑人奥巴马能得到多数白人的认同,最终当选为美国总统。而在总统竞选中,不惜和奥巴马相互揭短的希拉里,最终能得到奥巴马的提名,出任国务卿,都显示出美国社会具有极强的包容性。
一个既自信又包容的国家,就难怪各国精英竞相移民了。也正因为诸多贫穷国家不断给美国输送精英,才使美国如今在世界上“一家独大”,成为世界霸主。
2011年“我的e案”:
两会e案一:建议重拳整治泛滥的公务人员制服
两会e案二:建议进一步细化公务用车采购标准
两会e案三:建议暂缓讨论“延迟退休”问题
两会e案四:建议大幅度提高稀土资源税税率
两会e案五:建议严管国企高管生活奢靡行为
两会e案六:对性侵幼童者,建议实施“化学阉割”
两会e案七:建议将高考日期改在“双休日”
两会e案八:建议修改《献血法》,让公职人员承担更多的义务
两会e案九:建议取消“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两会e案十:建议各级政协增设网民界别
两会e案十一:呼吁公安部,明令禁止各类“公处”行为
两会e案十二:减少副职,部委应做表率
新闻链接:
骆家辉携华裔名片就任 与中国高层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