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自然科学以道家为核心,中华人文学术以儒家为核心
——孔像立于广场之际,我为何说儒学有利于稳定,不利于创新和发展
看到以上题目,有人会不以为然,他们会举出历代儒家大师们许多对自然的论述为例,来反驳上述观点。但是,这些论述都类似于今天人文学者对自然科学问题的阐述。而且许多人由于不懂数理逻辑,还闹出了笑话。
儒家或儒学与道家的本质区别就是儒家完全不懂真正的自然科学——象数科学,自孔丘(不含)以下历代大儒几乎都不懂象数科学,这其中甚至包括表面崇尚象数科学的董仲舒、朱熹等人。说他们崇尚是因为他们不愿在世人面前承认自己对象数学问的根本无知,而喜欢借象数发表议论。如董仲舒对大衍之数的解释及其《天人三策》,又如朱熹对五行的议论及他把河图洛书列于《周易本义》开篇。说他们不知道究竟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数是象的根本,从而董仲舒和朱熹关于象数和自然的论述就有—系列根本的错误,如董仲舒对大衍之数的解释, 朱熹的河洛颠倒。这些都彻底暴露了历代儒家包括象董仲舒、朱熹这样的大儒对象数科学的根本性隔膜,并且也证明了自然科学不属于儒家治学范筹。因为孔子虽然经常“玩易”,但从不发表对象数的见解。显然孔子的学术传承中没有象数,他喜“玩易”只是受上古士人的影响并希望自己能够尽可能对通过演卦重新排列出八卦并对卦形卦象爻象注释出《周易》的 圣人周文王的思想理解得深刻一些罢了。
我们说中国人文学术的核心学派是儒家,而中华自然科学的核心学派是道家,而且人文学术 是在春秋道裂百家的时候从道家分离出来的。那么儒家为何没有承继道家的自然科学呢?孔子不是曾经向老子学习过吗?孔子是曾经从老子那里学到许多东西并对孔子一生带来很重大 的影响,但那都是在短暂的会晤中得来的,它反映了孔子确实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他能够以自己的悟性从短暂的会晤中学到最多的东西。但在这么短暂时间的会晤中,老子显然没有 传授给孔子象数等自然科学,其原因一是孔子没有问这个问题,二是孔子早已“玩易”,不是初窥门径。深入学习需要大量时间,而孔子的志趣似乎不在这方面。因此,儒家学说自孔 子即无象数,也就是没有真正的自然科学。象数科学肇始于天文,专属于道家。不是老庄道家,而是黄老道家,黄指黄帝,从《阴符经》、《黄帝内经》等书内容看,黄帝是懂得易卦 易数的,而黄帝的老师们都是道家人物。而且上古时代曾经只有道家一派,后来道裂百家,才出诸子百家各以已私争相注解道家学说为自己学说的百家争鸣局面。当时据说有一百九十 家,百家是取其整数。真正能够区分是否为道家,是名儒实道还是名道实儒,是否懂得象数是重要判别手段之一。另一区别就是是否炼内丹。象数是数学计算,内丹外丹是实验实证方 法,这两者是人文学术和自然科学的本质区别。因此说,中国的人文学术以儒学为核心,中国的自然科学以道家为真源和核心。
晋代葛洪说 “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世人皆知佛家有净土宗为容易法门,多不知道道家也有容易法门。道家的容易法门即是儒家,或称儒学。道家不可称道学,因为道家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但儒家却可以称儒学,取追寻真理可以先从比较容易的积累普通 知识入手之义。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变,觉悟到真正值得记住的东西越来越少,由为学进入修道阶段,最后以智慧代替知识,自我成就为真人。儒家儒学就是道家的净土宗 ,也就是道家的容易法门。
相关文章见http://www.chinavalue.net/User/Blog/List.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