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批孔,认清反动本质,让思想冲破牢笼


 孔老二是什么人?鲁迅先生早就指出,孔老二是历代反动统治者的御用工具和“敲门砖”,孔老二一边维护剥削压迫的旧制度,一边提倡所谓“仁者爱人”、“和为贵”,目的是为了让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群众“克制”、“忍让”,甘心情愿地受奴役,以便统治阶级可以永远剥削压迫下去。两千多年来,在虚伪的封建礼教包裹之下,上演着一幕幕腐败、两极分化、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悲剧,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封建礼教从上到下都渗透着两个字:“吃人”!

孔孟之道在宣扬“仁义道德”的同时,极力维护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统治秩序,这就形成了孔孟之道的伪善性。这种伪善性,是历代封建统治者最受用的。因此,“种种的权势者便用种种的白粉给他来化妆,一直抬到吓人的高度。” (鲁迅《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思潮,分为两股,一股宣扬西方资产阶级的所谓“启蒙思想”,主张“天赋人权”、“民主”、“平等”、“自由”。可实际上,“启蒙思想”的缺陷恰恰在于,在追求人的本质、人的价值的同时,忽视了资本对人的统治,忽视了人被私有的财产关系所物化和异化,而正是马克思指出,是资本的自由妨碍了人的自由,因此要把“自由”、“平等”贯彻到底,必须推翻资本的统治,必须废除生产资料和一切社会财富的私有制,才能消除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旧制度,实现人的真正自由、自觉发展,实现人的真正平等和尊严。

所以“五四运动”中的另一股新思潮,是以李大钊和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几千年来总是说压迫有理,剥削有理,造反无理。自从马克思主义出来,就把这个旧案翻过来了,这是个大功劳,这个道理是无产阶级从斗争中得来的,而马克思作了结论。根据这个道理,于是就反抗,就斗争,就干社会主义。”(毛泽东《在延安各界庆祝斯大林六十寿辰大会上的讲话》)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连孙中山先生都主张“节制资本”,因此孙中山先生具有进步性。其他的统治者,无论是封建残余、官僚资产阶级,还是依附于帝国主义的买办资本产阶级,要么宣扬虚伪的“普世价值”,要么宣扬腐朽的孔孟之道,因此都是反动的。

如今的一些“精英”分子,一边推行私有制、强化资本的统治,一边高唱“让人民有尊严地劳动”、“公平正义比太阳还光辉”,跟孔老二一样虚伪、下作。当今某些人宣扬的所谓“普世价值”,在这里与孔老二不谋而合了。而孔孟之道比赤裸裸地宣扬人性自私、金钱至上的“经济人假设”,具有更大的欺骗性。

在当代以美国为核心的全球化资本主义条件下,只允许资本自由横行于世界,任其到处捞取超额利润,不允许劳动者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流动;只允许发达国家高筑关税壁垒,不允许发展中国家保护自己的民族产业;只允许美国欺侮别的国家,不允许别国反抗。在这种前提下又大肆宣扬“和谐”、“双赢”,这不是与孔孟之道如出一辙吗?因此,一切依附于美帝国主义的“四小龙”,什么新加坡、韩国等等,都抬孔教为国教,为美国为首的国际垄断资本服务。

正如老革命家李尔重同志所说:“孔子学说不但保护了封建社会,也维护了资本主义”。


时下,对于腐败、两极分化、“新三座大山”、物价上涨这些现象,群众确实深恶痛绝,但是人们往往只从表面上看问题,只痛恨腐败、两极分化的现象,也痛恨道德沦丧的现象。实际上,这些现象都是资本的权力、资本的统治造成的。单纯从现象出发,要求“公正”、“平等”、“透明”,是苍白无力的,必须挑战资本的权力、推翻资本的统治、废除私有财产,才能做到真正的“公正”、“自由”、“平等”。 

对于当今一切社会不公的根源,比如全球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的掠夺,特别是私有化对劳动者的剥削,群众一般了解还不深,还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针对当今一切社会不公现象,主流媒体也在不断讨论社会面临的热点问题,试图拿出各种解决方案,但是他们是试图用资本主义的药来治资本主义的病。“精英”们在不断施展两手花招,在大力推行私有化的同时,又大搞政治作秀,或者搞一些改良主义措施,以期稳固、强化私有制,同时瓦解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阶级意识。而在这一方面,孔老二是他们的最好帮手,例如我国汉代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精英”分子董仲舒就提倡“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的“和谐社会”,以为这样就可以使封建统治延续至千秋万代,而不使人民起来反抗。这是历代封建帝王追求的“治国之道”,遗憾的是几千年的文明史告诉我们,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毛泽东《贺新郎·读史》)


总之,孔老二宣扬的那一套,一边维护剥削压迫的旧制度,一边提倡所谓“仁者爱人”、“和为贵”,目的是为了让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群众“克制”、“忍让”,甘心情愿地受奴役,以便统治阶级可以永远剥削压迫下去。说穿了,就是愚民政策,就是从思想意识形态上配合封建专制主义,也配合国际垄断资本和本国买办资本的统治。维护私有制、维护剥削制度,与此同时宣扬仁义道德,宣扬“和为贵”(不要斗争)、“中庸”(不要偏激)、“仁爱”(不要仇恨),这就是孔孟之道,正如毛主席精辟的概括:“孔学名高实秕糠”。

孔老二那一套愚民说教,在思想方法上的一个特点,就是虚伪,就是心口不一、表里不一,表面上是“仁者爱人”,实际上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表面上是“和为贵”,实际上是只许奴隶主、地主和资本家剥削压迫人民大众,而不允许人民“犯上作乱”;表面上是“中庸之道”,实际上是拉偏手,偏向强势一方、偏向统治者一方、偏向资本一方。所以,历来说一套、做一套的腐败统治者,都非常喜欢吹捧孔老二。“有些事只说不做”、“有些事只做不说”、“有些事这样说那样做,有些事那样说这样做”,孔老二不正是如此吗?!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古代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先秦时代是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当时的诸子百家各具千秋,在哲学、史学、文学等各个方面都留下了不朽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平等对待古代各学派的思想文化遗产,吸取其精华、废弃其糟粕。为什么历代的和当代的反动统治者专门独尊儒术?我们对此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还是李尔重同志说得明白:“今天,大倡尊孔的人们,谁也没有说出:如何把打工仔从惨酷剥削中解放出来的措施。他们却把孔子请来宣扬‘和为贵’、‘温、良、恭、俭、让’,教那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人们,以忍让为怀,去享受来生的幸福。骑驴的不知道赶脚的苦,饱汉不知饿汉饥。如斯而矣。“(李尔重《孔子评析》) 

最近新闻报道,在非洲大陆最北端的小国突尼斯突然发生社会动乱,事件由一失业大学生摆摊遭“城管”“粗暴执法”愤而自焚为导火索,引发全国民众对腐败政权的反抗。突尼斯危机的爆发,根源在政府牺牲突尼斯经济主权,以廉价劳动力向西方换取出口贸易和吸引外资,其结果是突尼斯经济快速发展了人民却没有享受到经济成果,高额利润被外国资本攫取。网文指出:现在的突尼斯街头革命只是实现了政权更迭,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并没有发生改变。只要还是实行依附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的殖民地经济,这样的乱局就会周而复始得不到根本性的扭转。在各国买办资产阶级及其“精英”们看来,当初如果在突尼斯首都修建一座孔老二雕像,或许能避免近日突尼斯的动乱?

如今,在中国人民承受食品涨价负担,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农民工年终讨薪不成屡屡被打伤打死的时候,在庄严的天安门广场,竟然立起了孔老二的雕像。不过,这正好给了我们一个好机会,让我们抓住这次机会,来一次思想上的大讨论,来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只有首先让思想冲破牢笼,才能扳倒今天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新三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