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开始用笔记本电脑看电影,一般是从图书馆预定一些DVD,等到周五晚上去取。上周我过滤了4部电影,认真看了两遍Akeelah and the BEE,而其他三部电影都没有吸引我。Akeelah这部影片非常好,对于美国的竞争文化以及在教育孩子方面少数族裔之间的差别有深入的表现。
AKeelah是一个黑人小女孩,擅长拼字游戏,但是终日忙碌的母亲并不喜欢她参加这种活动,她在一位特殊教练的特殊训练下,原有的天分突飞猛进,最终在全美拼字大赛中赢得了第一名。正视自己的天分,但是不能因此而骄傲,还需要特殊的训练才可以让这种天分达到极致,但大多数人都会出现两个错误,一是不能正视自己跟别人不一样的天分,尤其这种才能并不能带来特殊的利益的时候,跟主流价值观不一样的时候,很多人就放弃了,而选择和所谓主流同流合污。二是很多人对自己的天分自傲,不能在拥有天分的同时怀抱谦卑的心态寻求天分更好地发挥的技能,从而成就有限。Akeelah开始也很自傲,看不起安排训练她的教练,直到一次比赛失利差点失去资格后,才接受了教练的训练,从而才有后来的精彩表演。
在对待拼字游戏竞赛的事情上,华裔选手Dylan的父亲过分看重最后的胜利,对孩子管教极为严格,以致让孩子处在痛苦之中,而不是在欢快中取得胜利,这种方式的结果确是很不错,但这个过程很让人唾弃,人在竞争中蜕变为机器。AK在Joshua教练的特殊训练下,长进很快,她对词汇的记忆不是纯粹机械的,而是把任何词汇分解到词源和词根,这种方法更有利于记忆。其中有意思的是,竞争者之间也有友谊和诚实,像Javier为了帮助AK能获得比赛资格,故意拖长答题时间,直到AK回到答题现场,还有在州竞技比赛中,AK出局,但是另一个比赛者的母亲在竞赛中帮助了孩子答题,这是严重违犯规则的,母亲撒谎说,他孩子认识这个词,但小孩很诚实,说自己并不认识。这是AK返回赛场的机会,但也可以看出美国孩子的诚实。这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可想象的。
最震撼的是,当比赛到了最后,AK为了让华人小孩Dylan获得第一名,以取悦他严厉的父亲,故意把自己知道的词语拼错了,不过,Dylan对AK这么做惊异,他不想在别人让给自己的情况下获胜,也故意拼错了这个词,当他知道AK的用意后,两名竞争者化敌为友,共同努力,打破这个拼字比赛的记录,拼出了所有的单词而共同成为冠军。竞争中有友谊,竞争一定是在遵守原则的境况下去获得胜利,任何取巧或者别人的让步,取得的胜利都不会让人自豪。影片中传达的这种独有的美国文化,让人激动,也让我对美国充满了向往,对其未来充满了希望。
2011年2月6日于多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