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军带路,日本新干线潜入中国


     

刘志军带路,日本新干线潜入中国

 

 

王锦思

 

近日,铁道部长刘志军被撤职,京沪高铁即将蓄势待发,预计6月中下旬正式通车。抗战电影里日本鬼子狡猾地说“打枪的不要,悄悄地干活!”而今日本新干线在刘志军的谈判牵引之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已经悄然潜入中国。这不免让笔者王锦思想起七年前参与抵制日本新干线参与京沪高铁的事件。这次抵制事件产生巨大影响,被认为是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象征,至今还余波未消、犹被提起。应该指出的是,我们并非反对正常的中日贸易合作,只是反对有损国家利益的引进外资和外部技术设备。

1964年10月,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同月,日本为迎接奥运会召开,建成新干线列车,时速210公里,成为日本崛起的象征。

2002年,为了挑战外资主导地位,铁道部推出了国有制造企业完全利用自主知识产权、花费1.4亿元人民币研发的高速铁路系统“中华之星”。然而不到两年后,铁道部便宣布其核心技术“不成熟”。笔者王锦思认为这是自暴自弃、无心恋战。

为了争取京沪高速铁路工程,日本成立了以前首相竹下登为首的日中铁道事业促进委员会,有关首脑多次访华,宣传新干线。当时铁道部长就是上任不久的刘志军,开始和日本积极洽谈。有报道称,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将要全部交给日本负责,引进新干线。

面对要完全引进日本设备,为他人作嫁,可谓恨铁不成钢,以此为导火索,2003年7月19日,长期以来活跃在反日最前线的、中国民间的爱国者同盟网发起了签名活动,热心网友和抵制日货者到处发贴,呼吁签名,截至7月29日零点活动结束,82752网民签名。

笔者王锦思认为,发起反对日本新干线的签名活动原因如下:日本伤害中国民族感情,将对中国进行地质、地理勘探,情报了如指掌,万一两国交恶发生战事,危害国防安全;日本一贯保守,肯定不会按照中国的要求输出技术;中国7.15万公里铁路都将被日本包办,激活右翼企业三菱重工及低迷的机械、电气制造业;新干线代表日本的成功,是国家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的象征,会加强日本对中国的优越感。

受爱国者同盟网委托, 我撰写了《关于"反对京沪高铁使用日本新干线"的呼吁书》。

 

关于"反对京沪高铁使用日本新干线"的呼吁书

 

2003年7月19日,由爱国者同盟网发起的"万人签名反对京沪高铁使用日本新干线技术"行动,在10天时间里,共有82752人签名。此次行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受到了海内外媒体的强烈关注,香港凤凰网、新加坡联合早报、日本中日新闻等都予以报道。

据悉,我国1300公里京沪高速铁路可能采用日本新干线,耗资200亿美元以上,成为影响国家全局的战略性工程。加之日本一意孤行,导致中日之间出现各种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广泛关注。

我国"中华之星"高速铁路列车已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最高时速321.5公里,创下国产列车速度之最,表明我国完全具备自行开发高速铁路技术列车的实力。一旦采用日本新干线,难免会对我国铁路工业造成沉重打击,长此以往受制于人,缺乏自主开发动力和能力,也会对我国民族利益和民族自信心造成损害。

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这次组织的"万人签名反对京沪高铁使用日本新干线技术",旨在表明我们实践"三个代表"的伟大思想,渴望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拳拳之心和报国之志。我们尊重国家最后的选择,同时也想表达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呼声!

 

爱国者同盟网

http://1931-9-18.org

82752位签名人士

2003年8月3日 北京

 

执笔人:王锦思

 

8月4日上午,笔者王锦思和爱国者同盟网的创始人、总编卢云飞,顾问张立昆来到位于北京长安街路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把呼吁书上呈。

我和卢云飞在铁道部门口合影,张立昆拍摄

许多人认为签名有进步性,也有媒体视为中国民族主义再度高涨的表象之一,指斥为"非理性"、"偏激"。中日两国政府和相关业界人士都表示关注和重视,媒体和专家由此展开的讨论和思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民意的成熟和影响正在扩大。当然许多国人不在意谁的设备技术,只要舒服快捷安全,最终结果得由专门机构定夺,这是现代社会高度专业化的需要。

不过,日本不是一定志在必得,也有许多反对的声音,担心技术外泄、中国成为竞争对手。日本JR东海公司会长葛西敬之表示:“日本值得骄傲的新干线技术被中国复制,这是很危险的,日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考虑以后的后果”。

2004年3月,外交部长李肇星答记者问:“中国专家正在进行认真研究,到时候会采取公开招标的办法,欢迎日本企业家参与平等竞争。”与此同时,和日本等国的谈判秘密进行,刘志军面授机宜。

2006年2月,国务院批准京沪高铁立项方案采用轮轨技术。3月,订购的日本新干线列车运抵青岛码头。南车四方公司向川崎重工购买了使列车时速达到200公里的原始技术后,似乎不再与川崎合作,将其一脚踢开。

日本老牌川崎,在中国大街上有时尚青年骑的川崎摩托纵横,还生产了70年前的亚细亚号列车运行在东北铁路线上。笔者王锦思就赠送给伪皇宫博物馆一张70多年前年在长春运行的亚细亚号的照片。

其实川崎并没有彻底撤离中国,他像个身带武士刀的隐者,继续呼啸在中国的铁路线上,纯粹的民族主义者再快乐也显得虚幻。刘志军实际上起了巨大作用。

2007年1月28日,中国首列“和谐号”子弹头列车从杭州开往上海,具有典型的“日本体型”。车头写着“CRH”,意为“中国铁路高速”,有人解释成“耻辱号”。

日本川崎重工的E2高速列车成为“和谐号”动车组CRH2型。按照媒体的宣传,“和谐号”都是由中国自行生产的,日方合作伙伴也没有表示反对。日本驻华学者加藤嘉一登上CRH2列车一看,发现洗脸盆上贴着塑胶纸,纸上写着“水”和“洗手液”。偷偷揭开,洗脸盆上原来的日文说明漏了出来,让加藤感到十分亲切。他认为,洗脸盆毕竟是一个简单的部件,从这个细节可以猜测,这列火车的国产化率不会很高。不论技术还是外形设计,都在“模仿”日本。

中国没有直接采用日本新干线,不过刘志军率领的中国铁道系统也得高价花钱购买日本川崎的新干线改造发展,自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将计就计,采用草船借箭的方式,也的确实现了高速铁路发展史上的飞跃,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全球竞争者,但是我们是否有理由充分的自豪和骄傲?

刘志军下马,笔者王锦思才恍然大悟知道了大举上马高铁项目负面结果也不可低估,造成铁道部债务急剧攀升。据统计,2009年铁道部需要支付的利息就在400亿元以上,有报告预计,铁道部的利息费用很快将超过1000亿元。据悉京沪高铁项目5.2亿不合规定发票入账结算,无疑存在很大的腐败漏洞。同时铁道系统存在政企不分、任人唯亲等严重现象,刘志军牟取暴利。高处不胜寒。高铁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关于高铁安全性的质疑。

笔者王锦思觉得,对于包括日本新干线在内的先进技术,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但是让其完全垄断包括京沪高铁在内的等诸多国家级工程存在不确定的风险,造成国家利益的受损。不管当今中国高铁前进的速度多么迅速,出现的问题多么严重,我们还是为当年抵制日本新干线完全建设京沪高铁的行动持肯定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