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等院校向着高职化的道路发展才是出路
于世勇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行各业的迅猛发展,行业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行业的就业前景日益广阔,分层次教育培养人才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就业为导向的民办院校纷纷开办了各种专业各个层次的职业教育,希望能在这里争得一席之地。但由于其办学的基础、目的、思路、方法的不同,所办的专业、层次、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反映出不同。根据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新趋势,以及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政策导向和民办教育的自身特点等因素分析,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及趋势是向着双证书或多证书的高职高专教育的方向发展比较可取。
我国的民办高等院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两头重中间轻”即重视招生、重视就业、轻视教学。生源是民办高校生存的基础,就业是民办高校未来发展的前提,是专业设置的主要依据。没有基础无法生存下去,没有发展的前提又何谈基础,所以基础要有,前提也要有,一个也不能少。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自身的需要,民办高校逐渐由各式各样的办学方式向自考助学、民办本科和高职高专三种形式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民办院校考虑到用人单位的需要和学生的要求,不断地在调整专业设置、改变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为的就是要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加强自身的发展。未来5―10年内我国绝大多数民办高等院校的发展方向是向着高职化的道路发展,我们也应审时度势,顺应潮流,引导昌平区的各个民办高校向着高职化的方向发展。
民办院校相对来说较灵活多变,对市场的变化适应较快,能够根据各个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层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成绩考核等等内容,具体如下:1.根据生源的素质、能力、水平以及各方面表现等实际情况,来确定每一名学生所适合学的专业层次及专业年限,以求达到“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教育目的;2.培养目标要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等方向的实用型人才,从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确定实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素质要求;3.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确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职业能力培养,技能训练课程列入教学计划;4.基础课按专业学习要求,以“够用”为度,安排好学时;5.专业教学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实践教学应占20%-60%;6.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创新意识、自学能力和艰苦奋斗精神;7.改进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合理安排,精心组织;8.根据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的变化以及经济的发展,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及时做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