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交所中国加速度


  纽交所中国加速度

  ——专访纽约证券交易所亚太区执行董事杨戈

  价值中国推荐 2007-06-14 16:56:50 《投资与合作》

  作为全球证券市场翘楚的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在中国企业的眼中是以上市标准严格而著称,然而它与中国企业的距离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遥远。

  刘泓毅

  当时间的年轮滑进2007年的时候,在海外资本市场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中国企业到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NewYorkStockExchange)上市步伐突然开始提速。2007年5月3日,橡果国际和侨兴移动在纽交所挂牌交易,开创了两家中国公司同日在纽交所上市的先河。4月20日,来自江苏的先声药业在纽交所挂牌交易,融资额达2.27亿美元,远远超出其1.2亿美元的融资计划。3月16日,同济堂成功登陆纽交所,募资9865万美元,成为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中药企业。2007年已经有4家中国企业在纽交所上市,据悉,今年会有更多的企业选择在纽交所上市。

  这家拥有215年历史的全球最大的交易所,共有2762家公司在此上市,总市值高达26万亿美元,其中有450家公司为非美国公司,代表着全球9.2 万亿美元市场资本,这是众多企业家梦想的资本圣地,根据本刊记者统计,截至2007年5月17日,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公司已达到24家,总市值超过 8000亿美元。

  纽交所是一个上市门槛很高的市场,那么为什么2007年会有如此多的民营企业到纽交所上市?过去在很多企业眼中只认可中国大型国有企业的纽交所为何会热捧中国民营企业?美国的公众市场投资者青睐什么类型的中国企业?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纽约证券交易所亚太区执行董事杨戈。

  两套标准

  《投资与合作》:据了解橡果国际起初选择在纳斯达克上市,为什么最终选择了纽交所?

  杨戈:橡果国际原计划是在纳斯达克上市,但后来我们跟他们接触之后,他们改变了主意。以前很多民营企业,大都认为纽交所的上市门槛很高,误解为中国的民营企业是不能到纽交所上市的,只能去纳斯达克上市。无锡尚德是第一个达到纽交所上市标准的中国民营企业,它到纽交所上市之后,我们开始关注中国的民营企业。去年我们开始接触橡果国际、新东方、迈瑞三家企业,在此之前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已经达到了纽交所上市的标准,在我们跟他们接触之后,他们经过内部讨论就改到纽交所上市了。

  《投资与合作》:企业在纽交所上市要具备哪些条件?

  杨戈:我们有几套标准,其中最常用的是两套标准。第一套标准叫盈利标准,它细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要求企业连续三年盈利,三年累计税前净利润超过 1000万美元;另一种情况是企业最近两年盈利,但倒数第三年亏损,那么我们要求企业三年税前净利润之和要超过1200万美元。

  第二套标准叫市值标准。市值标准就不看盈利了,跟企业赚不赚钱没关系,只要企业的规模足够大。怎样来衡量规模?具体来说有两个指标:第一,企业年销售收入要超过7500万美元;第二,企业上市的市值要超过7.5亿美元,同时满足这两点也能在纽交所上市。

  无锡尚德之前在美国上市的中国非国有企业,以互联网和无线业务为主,都达不到这两个标准,所以才会造成很多的误解,认为纽交所不适合TMT行业的公司。

  《投资与合作》:目前中国A股正在经历历史上最大的牛市,上市企业的PE值都很高,相比来说海外上市无论是财务、法律等各项成本都很高,那么中国企业还有必要去海外上市吗?

  杨戈:从全世界资本市场来讲,每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企业上市的主体市场肯定是国内市场,不可能是境外市场,中国也是这样。长远来看,我们不是希望跟上海、深圳竞争,而是定位于中国企业在本土市场上市的同时,在海外做第二上市的最好选择。我们对国内资本市场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在纽交所上市有以下几个好处。

  第一,规模比较大。门槛比较高的市场上市,对企业本身的质量、业绩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本身就说明企业已经成功了。第二,在纽交所上市,对企业拓展国际业务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增加公司及其产品在海外上市的知名度和信任度,这对于中国企业打入国际市场非常有帮助。据我所知,中国有很多消费品企业都希望去纽交所这样的市场上市,因为现在很多消费品企业正在走向国际市场,在纽交所上市的话,对于欧美的终端市场,以及这里的消费者群体都会有很好的影响。第三,现在中国企业都要走向国际市场,还有很多中国公司计划去收购海外的企业,如果你不是一个海外上市公司的话,基本上就只能用现金去收购,如果是在纽交所上市的话,那么你的股票就可以作为一个收购货币进行收购。第四,美国的金融市场中金融工具比较多,比如说期权制度等,这样对于中国公司来说,可以建立一种有效的管理层激励制度来吸引和保留人才,当然中国这方面也正在完善,但还没有达到美国市场那么完善的程度。第五,在海外市场上市,后续的融资相对容易,因为整个监管比较成熟,而批准相对比较容易,监管机构更多是把企业后续融资的权利交给公司和投资者来决定,而没有过多的监管。

  作为全球证券市场翘楚的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在中国企业的眼中是以上市标准严格而著称,然而它与中国企业的距离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遥远。

  A加N模式

  《投资与合作》:据我们了解,纽交所现在积极推行国内交易所和纽交所两地上市的黄金组合,包括提供A加N更高的估值标准,你能给我们解释一下A加N模式吗?

  杨戈:这种方式目前还处在探讨阶段。简单说就是纽交所和中国本土市场(比如上交所)两地同时挂牌。在此之前,在纽交所上市的大部分国有企业都是H股加 N股,就是纽约和香港两地同时挂牌。那么参照这种模式,我们考虑是否在制度完善之后,能够直接建立上海和纽约,即A加N两地上市模式。目前来说已有两种模式,一种是H加N,另一种是A加H加N,中石化就是在三地上市,即A股、香港、纽约三地同时上市。今后可以探讨如果没有香港在中间作为一个枢纽,国内和纽约两地同时上市,是否可以操作。当然,从理论上来讲应该是可行的,但是具体到一些细节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解决。如果是A加N模式,那么就需要中国的监管机构和美国的监管机构密切合作,细节需要一段时间双方去沟通。

  《投资与合作》:如果未来中国企业选择A加N模式上市,此模式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杨戈:从资本上来讲,A加N模式的最大优势是真正既覆盖了国内的投资者,又覆盖了全球的投资者。因为纽交所现在在全球进行一系列战略整合,在美国收购全美第三大交易所——群岛控股(太平洋证券交易所),在欧洲,与泛欧交易所合并,在印度持有了印度最大的证券交易所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的股份,并且和东京交易所也有战略合作。那么现在A股还是一个封闭的市场,国内资本市场和国际资本还是割裂的,如果采取A加N模式,那就真正覆盖了国内和国际资本市场,成为全球资本链中的一员。第二个优势就是,可以同时享有海外上市的一些优点,可以在国际上打响产品的品牌,通过国际上市的股票进行海外的扩张,进行收购、兼并。

  青睐消费升级

  《投资与合作》:美国公众市场的投资者青睐于什么类型的中国公司?

  杨戈: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企业总体表现都非常好,美国的投资者投资中国企业的兴趣也不断在提高和变化。在几年前,美国投资者对于中国企业的认识有一些局限性,第一种是拥有垄断资源的大型国有企业,第二种是参照美国的成功商业模式建立的中国公司,比如互联网企业。对于这两类企业,美国投资者都很容易认同。但是这个情况近年来逐渐发生转变,美国投资者开始对中国各行各业的公司都发生了兴趣,像无锡尚德、新东方、如家,以及最近上市的几家健康医疗企业。尤其是中国消费概念的股票,美国投资者最感兴趣。因为大家现在看到中国正处于消费升级的时代,投资者把中国大陆比喻成100年前的美国,50年前的日本,或者是30年前的中国台湾和香港。在这个阶段,经济快速发展,普通百姓可支配收入每年都在快速增长。例如,现在大家口袋里钱多了,都希望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所以很多人把子女送到海外留学,新东方抓住了英语教育培训的机会,每年增长都非常快。这个就是消费升级的概念,所以新东方股价有很好的表现。

  《投资与合作》: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企业中,鲜有房地产公司,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大都选择在香港上市,是否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在美国投资者的眼中其投资价值不如其他行业呢?

  杨戈:房地产企业有自身的特点,就是房地产企业的本土市场特点比较浓厚,所以对中国内地的房地产企业来讲,更容易在香港上市。香港市场本身对于房地产的行业理解比较深刻,香港市场上房地产股的权重很高,历史上来看,香港市场的房地产和金融股的权重就比较高,这是一个大背景。但事实上也有在纽交所上市的国际房地产企业,特别是新兴市场的房地产公司,比如巴西最大的房地产企业、墨西哥最大的房地产企业,都于近年在纽交所上市。上市后反响都很不错,目前市盈率都有30倍左右,美国本土房地产上市企业的市盈率大概是在15倍到20倍之间,说明投资者对于新兴市场的房地产企业愿意给更高的估价。因为新兴市场机会更多,企业的成长空间更大,所以愿意给更高的PE值。中国房地产企业考虑去美国上市的的确比较少,但是应该很快就会有内地的房地产企业去美国上市。

  《投资与合作》:目前在很多企业的眼中,纽交所是以能源和相对传统行业为主的市场,而纳斯达克是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的市场,你怎么看?

  杨戈:的确从企业的数量来讲,纳斯达克上市的技术公司的数量比在纽交所上市的技术公司的数量要多,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因为这些技术公司大部分在上市的时候,都还是相对比较早期,所以还没有达到纽交所上市的标准,只能在纳斯达克上市,而且纳斯达克本身就是为这些早期技术企业建立的。但是,从质量上或者从规模上来看,事实上在纽交所上市的TMT公司的股票总市值有5万亿美元,已经超过了纳斯达克整个市场的总值。例如,IBM、惠普、诺基亚这些知名的技术企业都是在纽交所上市的,并且现在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技术企业选择从纳斯达克转到纽交所来上市。这些公司在IPO时没有达到纽交所的标准,但是上市之后业绩持续增长,第三年或第四年达到纽交所的标准时,很多公司就选择从纳斯达克转到纽交所,从2000年到2006年一共有151家公司从纳斯达克转到纽交所,这里面包括很多知名的技术企业,比如全球最领先的开放源代码企业红帽(Red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