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湖北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湖北省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我们认为,如何大力挖掘武当山文化旅游资源,是促进鄂西生态旅游圈发展的重要环节,而整合设立武当山市,是挖掘武当山文化旅游资源的点睛之笔。
整合设立武当山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武当山建制历史悠久,整合设立武当山建制是回归历史、延续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就出现了武当县的建制。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36郡,南阳郡管辖武当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武当县,属南阳郡。隋恭帝义宁二年(公元618年),置武当郡,辖武当县、均阳县、平陵县。唐初改武当郡为均州。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均州为武当郡。历史上的武当郡、武当县等行政区划名,都以武当山名之。而武当山所在地域丹江口市和十堰市的建制名称历史都不足50年。1967年,国家为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现东风汽车集团),设立了郧县十堰办事处,1969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十堰市(县级市),1973年升格为省辖市。198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以原均县为基础设置县级丹江口市。1994年10月,原十堰市和郧阳地区合并,成立新的十堰市。
第二,全国各地旅游地区改名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全国不少旅游地区,为了挖掘历史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纷纷改名,并取得不错的效果.其中包括湖南省大庸改名为张家界,云南省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云南省中甸县更名香格里拉县,四川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四川灌县改名为都江堰市等。早在1989年8月,福建省崇安县经国务院批准,撤县成立县级武夷山市。目前福建拟调整县级武夷山市,将南平市更名为地级武夷山市的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 1993年的湖南省大庸还是一座连像样公路都没有的落后县城,改名为张家界后其知名度迅速飙升,旅游业带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接待游客量突破创记录的2000万人次。
第三,整合设立武当山市有助于发掘武当山旅游资源巨大潜力。
武当山被世人尊称为“仙山”、“道山”。在北宋尚未出现玄武神话以前,武当山已经成为道教名山。入明以后,武当山被封为"太岳"、"玄岳",成为"天下第一名山",名位在五岳之上。1994年12月15日武当山古建筑群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武当山同时位列中国十大避暑名山(2008.2009)和中国四大道教名山。2009年3月,武当山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之首。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景观促进了武当山旅游事业的发展,2010年接待游客230万人次。但这个结果与地位极不相称,大大低于同类景区。比如2010年接待游客人次:武夷山635万、峨眉山460万、五台山321万、普陀山478万、九华山400万。需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突出武当山在同类景区的旅游地位,整合设立武当山市是一个重要途径。
至于如何整合设立武当山市,可以考虑采取二种主要方式:一是设立地级武当山市,将十堰市直接改名为武当山市;二是设立县级武当山市,将丹江口市直接改为武当山市。或者以丹江口市为基础,适当调整行政区划范围,组建县级市。当然整合设立武当山市只是挖掘武当山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事业发展的措施之一,绝不是名字一改就灵、一改就见效的。还需要以改名为契机,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突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无可替代的地位,加大城市品牌营销推广力度,才能取得很好的品牌效果
(湖北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