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与高铁1


1259648     

上海地铁与高铁   邹蓝

因为到上海看世博的缘故,坐了几次上海的地铁。新线路加上原有线路合成的地铁系统,换乘比较方便,火车南北两大站,以及浦东虹桥两大机场都有了连接,感觉跟以前在巴黎、伦敦乘坐地铁到处转悠那样方便。换乘标示清晰,指示明确。这确实是一个国际大都会应有的公交系统的方便。世博会让上海把公共交通系统的改善,提前了至少10年。

不过还是有意见可以提。在上海南站下地铁,让不熟悉上海的外地人一头雾水的是,提示有轨道一号线。因为有两条线路,客人估计要猜一会或者问一下,才能弄明白该朝哪个方向走。实际上,所谓的轨道一号线,就是通往上海市区和上海火车站的线。标示上补几个字,可以解决外地客人的无数麻烦。这算是我免费给上海地铁当局提供的一个咨询意见。

高铁在长三角,是以上海为枢纽向南京与杭州辐射的。10月底我乘坐了两次,第一次从上海到无锡段是为体验高铁,第二次从杭州经上海虹桥到无锡是为节省时间,一路奔波开会已经很累了。早到无锡早休息,第二天傍晚又要飞机返回。

第一次上海到无锡120公里左右,61元(动车39元),50分钟。第二次杭州到无锡,143元(动车102元),约300公里,115分钟(动车近3小时)。不过到达时无锡高铁站显示该次高铁列车到无锡晚点。那么说如果不晚点,应该可以早5-10分钟,后来知道,根据时刻表,应该是108分到无锡。两年前坐站停得多一点的快车到无锡耗时5小时。

如此速度,压缩了长三角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早上从杭州出发到南京去办事,傍晚可以返回杭州吃晚饭。这对于商务繁忙的企业界人士当然是好事。对于其他办理紧急事务的私人,也有方便。对于考虑可以当天来回,不用在外住宿而节省酒店费用的短途游客,也是好事。

有在意时间的,就有不在意时间的;有对高票价不敏感的,也就有对票价敏感的。这是社会的常态分布。因而,沪宁杭三角洲地区的内部往来,有需要常规列车服务的,有需要动车的,也有需要高铁的。而它们的消费者数量,大概是呈金字塔分布状的。常规列车的需求最大,其次是动车,然后是金字塔顶的高铁。估计有原来的那种慢车,需求量也不会小。因为低收入阶层对时间不敏感而对价格高度敏感。

这样一来,上海世博会后期开通上海杭州高铁时人满为患的皆大欢喜景象,在世博会闭幕后马上出现一节高铁列车里只有一个乘客的“专列”现象,也就不奇怪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到了上海看世博后,往往会顺便在苏杭一带也看一看。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方,稍微多花点钱而赶出时间来,也许更重要。他们是对价格不敏感的,而且还可能有体会一把新的高铁服务的愿望。高铁生意火爆也就自然而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