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小两口:诺基亚和微软(图)



情人节前,诺基亚就和微软看对了眼。非诚勿扰。

去年9月,Stephen Elop,昔日微软权臣,摇身一变成了诺基亚的领路人。可见芬兰巨头的确遇到了麻烦。5个月后,Elop先生将微软的操作系统WP引入了诺基亚。当这一消息在211日曝光后,立刻引来了镁光灯无数。诺基亚的新掌门人用铁腕和裙带关系,制造了一个炙手可热的系统平台。诺基亚第一次迎来了外籍管理团队井喷的历史时期。洋教头能否带领这艘航母成功着陆,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智能机和大众机。

诺基亚,曾经是欧洲移动通信行业的老大。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它的崛起,终结了米国硅谷的神话,摩托罗拉被拖入了历史的尘埃。PRTM管理咨询公司的高管Ameet Shah称,欧洲人造的手机第一次统治了全世界,欧洲也成为了创新的摇篮和标杆。

然而,这一切因智能机而改变。2007年,苹果iPhone的异军突起,打破了诺基亚垄断的格局。虽然诺基亚依旧占据1/3的市场份额,但是只占4%市场的iPhone所取得的利润竟然占到了诺基亚的一半。越来越多的米国人开始选择智能机。米国头牌运营商Verizon也开始为全球谋划下一代网络技术——LTE

诺基亚,苦守着欧洲手机的半壁江山,却逐渐沦为二流货色。眼看着AndroidiPhone争奇斗艳,却自顾不暇。2010年,中国的华为以280亿收益追平了瑞典的爱立信。欧洲的领先地位再次受到挑战。

摩尔定律告诉我们,18个月芯片速度就会提升一倍。如果说第一代手机是通话和短信。那么手机厂商只要能设计出时尚的外形就可以轻松胜出。这也曾是欧洲的强项。诺基亚居功至伟。

随着处理器越来越强悍,手机早已超越了通讯工具,而逐渐演变为手持电脑。因此,软件和数据业务逐渐成为主流。米国的硅谷开始发力,苹果和Google大展宏图。

与此同时,诺基亚王国没落了。虽然它2004年推出了触摸屏,2007年前打造了ovi网上商店。但是直到2007年,苹果推出iPhoneApp Store后,革命才真正开始。

芬兰巨头丢掉了创新的魂魄,诺基亚成了高效制造商和物流商,这显然让它迷失在欧洲大陆,难有作为。老迈年高的Olli-Pekka Kallasvuo2006年接棒后励精图治,但是他的努力终于在去年9月终结。千疮百孔的诺基亚不只需要输血,更需要造血。在软件和服务方面,它始终步子不够开阔。尽管塞班已经尽可能为智能机量身订做了,但依旧被视为iPhoneAndroid的附庸。诺基亚没有找到软硬兼施的道路。

最终,还是Elop让诺基亚蜕了皮。这个曾力主微软Office软件产品经理,拥有超乎常人的勇气和魄力。他做了前任没有胆量尝试的一点:甩掉塞班,用WP作为向iPhoneAndroid挑战的资本。诺基亚这次选择第三方平台支撑软件和服务,目标就是要结盟微软,放眼全球。长袖善舞的Elop帮助诺基亚回归米国,这对于双方是双赢的合作。

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