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入学面试热点4--管理概述


MBA入学面试热点4--管理概述 
    3月MBA的入学面试马上就要快到了,面临全国236所院校招收MBA,面试差额淘汰,调剂录取,上SMBA预科班,人数涉及数万人。2月底全国的阅卷就要开始和结束,3月中旬就可知道分数。为了帮助通过面试线考生的备考,利用博客和微博的现代信息手段,帮助考生。特将我近十年来,做MBA考前辅导的资料全部公开,奉献给全国的考生。为全国的考生服务好,是我的快乐。祝大家取得成功。公开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由MBA界的票友,改当演员了。在北京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负责管理工作,总不能运动员和裁判员、服务员都当。所以安心当好服务员。正式退出MBA的考前辅导市场。当然我主要的精力,将会为北京理工大学的MBA,进行全流程的服务,建立招生,教学,实习,论文,就业,校友一条龙的五星服务。
周毕文MBA管理辅导专栏http://edu.sina.com.cn/focus/zbw/
 
 
学生需要怎样的MBA教育(图)http://www.chinavalue.net/Blog/494711.aspx
 
北京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http://www.mbabit.com.cn/
 

管理知识重点、难点

周毕文  陈海泉编写

(注: 表示重点 表示难点 既重点又难点)

第一章  管理概述

一、管理的概念与作用

(本节应重点掌握第13467题)

 

 


1.什么是组织?它有哪些基本特点?

:组织是指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组合成的有机整体

(1)动词:把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科学合理地组织起来。

名词:指某某组织,如江南造船厂、上海第一百货公司、北京大学、上海华山医院,这里主要指名词。

(2)组织是指为完成特定(一定、即定、原定)使命(任务),如工厂、企业的使命是为了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以满足用户某种需要,医院的使命是为了治病救人,学校的使命是为了培养人才。

(3)组织的人们:这里的组织是一个集合体,人们是指二个或二个以上的个体所组成的集合体。

(4)任何组织都有目标,而且是共同目标,如企业的目标是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组织要有一定时间、并相对稳定的集合体,而非临时性的凑和。

(6)组织是有机整体,指有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即有计划、有组织、有机构,有目的。

(7)举例。企业组织:①具有法人地位②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独立自主③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并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如工厂、商店、公司;事业组织:如党政、机关、学校、医院。

2任何组织为了完成基本使命和目标,要开展哪二项活动?

答:一要开展作业活动,二要开展管理活动。

(1)要开展业务(作业)活动。如医院中的治病、学校中的教学,工厂企业中的生产与服务等作业活动。

(2)

要开展管理活动。对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

 

3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有什么意义或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

具体答案如下

答(1)管理是保证作业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任何组织小到企业大到国家都需要管理

2)管理的重要性伴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和作业活动的复杂化而愈益明显。

3)先进的管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一起构成了推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部车子的“

个车轮”,缺一不可。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管理既是是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即一门科学也是

 

一门艺术,所以,管理科学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4什么是管理?(或管理的定义?)你如何理解管理的含义?

具体答案如下

答(1)什么是管理至今没有统一的,权威的定义。

2本教材认为: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3法约尔认为:管理是对企业活动和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协调控制的过程。

4)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5毛泽东:管理就是社会主义教育。

6我认为:管理就是管辖、处理,或叫管人、管物、理财、理事。就是把所管辖内的

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等资源科学合理地计划组织指导控制协调

的全过程。

总之,管理包含以下四层含义:

1)管理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过程。

2)管理工作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的:如计划、组织、

领导、控制等成为管理的基本职能。

3)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要从效率和效果两个方面来评判。效率=产出/投入效果=符合要求的产出/投入来实现组织的目标。(综合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信息。)

  4)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开展的。好的、有利的环境会对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提

供机会和机遇;差的、不利的环境会对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构成威胁和制约。

5为什么说将科学技术管理称做推动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

答(1)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2)科学技术离不开管理,再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是离不开人力、物力、财力的计划、组

织、领导和协调管理,所以科学技术和管理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

 

6为什么管理工作是有别于作业工作又高于作业工作并为作业工作提供服务的活动?

 

具体答案分析如下

答(1)作业工作是操作者在管理者的指导下从事某项具体的业务工作,而管理工作是独立

进行的。

2)管理工作不同于作业工作。管理工作,从本质上说是通过他人并同他人一道实现组

织目标的。

3)管理工作要为作业者提供指导和服务,管理者要对作业人员的好坏负最终责任。

4)管理工作是保证作业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组织管理工作搞好了,会形成整

 

体力量的汇聚和放大效应。

 

7如何理解管理工作的性质?

答(1)管理是一门科学,它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

管理是一门科学,有自己的规律性,它来之实践并且已被实践证明是一门系统的科    

学的管理知识。

同时管理又要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发挥创造性的艺术。

2)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等两重性。

    自然属性:即管理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如管理的方法、工具、技术。这是

无国界、无阶级性的,国外企业所用的管理方法、技术,我们企业也能用。因为它是为提高社会生产力服务的。

    社会属性:即管理与生产关系相关联的社会属性。如管理的理论、思想、观念。这

是有国界、有阶级性的,所以要具体分析:有的可以用,有的就不能用,有的不但

不能用,还要加以抵制和批判。   

8如何理解管理的应用范围?

答(1)普遍适用于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等任何组织。

盈利性组织,即企业组织,不管其规模大小,结构类型有别,行业性质不同,都需

要用对其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才能满足用户需要并盈利。

非盈利性组织,即事业组织,如政府机关、军队和学校需要对其拥有的资源进行有

效管理,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处处有管理、时时要管理,或叫管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二、管理主要思想及其演变

(本节应着重掌握第236891214题)

 

1.对科学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主要有哪些?

答(1)美国的泰罗,对生产作业活动的管理提出系统管理理论。被后人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2)法国的法约尔,对一般管理提出了系统管理理论。被后人称为“组织管理之父”

 

  3)德国的韦伯,对行政性组织提出了系统管理理论。被后人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2.关于泰罗和泰罗制应掌握的要点:

答(1)美国的泰罗最先突破传统经验管理的先锋人物,,他于1911 年,出版《科学管理原

》一书,提出了通过对工作方法的科学研究来改善生产效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奠

定了科学管理原理。

2)泰罗总结的四条科学管理原理(又称泰罗制)

动作和时间研究,制定标准的操作方法,用以规范工人的工作活动和工作定额。

科学挑选工人,并进行专门培训,以提高生产劳动的效率。

提倡管理者与工人们合作,实行“差别工资制”又叫计件工资制

明确管理者与工人各自的工作和责任,强调分工协作,实行例外管理

 

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思想的目的,主要改变传统的一切凭经验办事的落后状态,使经验的管理变成一种科学管理,泰勒的主张被认为是管理思想史上的一次革命。

 

3.关于法约尔,应掌握以下要点

答(1)法国的法约尔被称为一般管理理论,或叫组织管理理论,他于1916年出版了《工业

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站在高层管理者角度研究整个组织的管理问题,法约尔将工

业企业中的各种活动分成六大类: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

活动和管理活动、而管理活动是最重要的活动。

2)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五大职能,认为管理活动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等五个职能(要素)。

3)法约尔提出了有效管理的十四条原则。十四条原则不必都记,但对分工、权责对等、

统一指挥和领导、合理报酬、集权、团结精神等现在仍适用的一些原则应有所了解。

劳动分工为什么能提高工作效率?

    大于责或权小于责会出现什么弊端?

    多头指挥有什么弊端?

④ 过于集权和过于分权有什么弊端?

什么叫等级链?为什么允许越级报告和横向沟通?

4关于韦伯应掌握的要点:

具体答案分析如下

答(1)行政组织理论强调组织活动要通过职务职位,而不是个人世袭地位来设计和运作,后人称韦伯为“组织理论之父”。

2)他认为理想的行政性组织应当以合理和合法权力作为组织的基础,而传统的组织则以世袭的权利和个人的超凡权利为基础。

3)韦泊为20世纪初的欧洲企业从不正规的业主式管理,向正规化的职业型管理过渡提

供了一种纯理性化的组织模型,对当时新兴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完善起到了划时代

作用。

5以上三种管理理论的共同特点(弱点)是什么?

答(1)把组织中的人当作“机器”来看待,忽视了的因素,以及人的需要和行为。

 

  2)都没有看到组织与外部的联系,只看到组织的内部,是一种封闭系统的管理时代。

 

6关于霍桑试验应掌握哪些要点?

答(1)霍桑试验是美国哈佛大学梅约等人进行的。

2)时间于1924年开始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电话机工厂进行的。

3)试验结果表明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生产效率有极大影响。

4)并在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对霍桑试验总结。

  ①员工是“社会人” ②存在非正式组织 ③重视激励“士气”。

7研究人际关系、行为科学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主要有马斯诺赫茨伯格麦克雷戈利克特布雷克

8关于麦克雷戈应掌握的以下几个要点:

答:在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长期从事心理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麦克雷戈,于1957年发

表的“企业的人性面”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X-Y”理论。他认为管理者对员工有两种不同

看法、相应地会采取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他将这两种不同的人性假设概括为X理论Y

理论

(1)X理论(X理论有哪些特点?)

     ① 一般人的本性好逸恶劳,懒惰逃避工作。

② 以我为中心、自私。

③ 缺乏进取心,逃避责任,没有创造性。

④ 容易受骗,易受人煽动。

⑤ 这理论类似中国古代荀子、韩非的“人之初、性本恶”。

⑥ 管理方法:强制惩罚解雇等手段迫使他们工作。即“法治”

2)关于Y理论(Y理论有哪些特点?)

     ① 人非生来好逸恶劳,如条件好,人会喜欢劳动。

② 外来指挥与控制并非唯一最好方法,要鼓励员工自我指挥和控制。

③ 多数人能承担责任、有想象力和创造性。

④ 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的智慧潜能只部分发挥。

⑤ 着理论类似中国古代孔子、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

 

⑥ 管理方法:以人为中心宽容民主的方法。即“理治”

 

9基于性本的判断X理论在管理中对员工强制惩罚解雇等手段迫使他们工作;基于

性本判断,Y理论在管理中实行以为中心的宽容民主的管理方法。

10定量管理的核心是把运筹学统计学电子计算机用于管理决策和提高组织效率。定量管理思想有什么特点?

答(1)力求减少决策中的个人主观判断成分,依靠决策程序数学模型,使决策科学化。

2)各种可行方案均以效益高低作为评判的依据。

  3)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作为辅助的决策手段。

11系统和权变管理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答(1)强调管理者要把其所在组织看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2)要研究组织环境对管理活动有重大影响的环境情境因素。

 

3)希望对这些影响因素的研究找到各种管理原则理论的具体适用场合。

 

12每一个系统都包括哪四个基本方面的内容?

答(1)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这个系统所需要的资源

2)通过技术和管理等过程促进输入物的转化

3)向环境提供其转换处理后的产品或劳务

4)环境对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劳务做出反馈

13系统管理思想认为:

  1)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依存的众多要素所组成。

 

  2)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即与周围环境产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系统。

 

 

 

 

14关于权变管理思想要点:什么是权变管理思想?

 

答(1)权变管理思想是系统管理思想向具体管理行动的延伸与应用。

  2)所谓“权变”就是随机而变随机制宜随机应变的意思。

3)强调管理者在采取管理行动时,需要根据具体环境条件的不同而采取相应不同的管

理方式。

4)认为组织的管理者应根据其所处的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世界上没有一成不

变普遍适用的“最佳的”管理理论与方法。

  5)类似中国古代朱熹的“人之初、性本无”,是后天形成的。

  6)管理方法:治理法治=综合治理。(中庸)

三、管理者的分类与技能

(本节重点掌握下列表格和14题)

 

高层

中层

基层

 

 


层次分类

人员

层次主要职责

领域分类

所需管理技能

决策层

董事长、厂长、经理

 

指对整个组织的管理负有全面责任的人

①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②掌握组织的大政方针③评价组织的绩效

属综合管理人员

三种技能都要但主要是强调概念技能

职能层

部门经理、车间主任、科室主任

处于高层和基层之间的中间层

①贯彻执行高层管理人员制定的重大决策②监督协调基础管理人员的工作

车间主任属综合管理人员;职能科室属专业管理人员

几乎同等需要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

 

执行层

 

班组长、柜组长

亦称第一线管理者

①给下属作业人员分派具体工作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完成任务

综合性管理人员

三种技能都要但主要是强调人际技能、技术技能

1管理人员按其所处的层次不同可分为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各层次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答(1)高层管理人员是指对整个组织的管理负有全面责任的人,他们主要职责是,制定组

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组织的大政方针

2)中层管理人员,处于高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之间的一个或若干个中间层次的

管理人员,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高层管理人员所制定的重大决策监督协调基层管

理人员工作。

3)基层管理人员亦称第一线管理人员,是组织中最低层次的管理者,他们主要职责:

给下属作业人员分派具体工作任务,直接指挥监督现场作业活动。

2.第一线管理人员主要关心具体的战术性工作的完成,他们处理问题往往凭借工作经验技术才能;最高管理层次人员则对组织长远目标战略计划感兴趣,他们能关心的则主要是抽象的战略性工作。

3.管理人员可分为哪两大类?

答:管理人员按其所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域宽度及专业不同可分为综合管理人员和专业管理人

员两大类;综合管

理人员指负责管理整个组织或组织中某个事业部的全部活动的管理者。如小厂厂长,企业总经理,专业管理人员,即仅仅负责组织中某一类活动管理的管理者,如财务科长,生产科长。

 

4.管理人员应具备哪些管理技能?

答(1)通常,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应具备三种管理技能,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

能。

2)基层管理人员主要需要技术技能和人际技能;而较高层管理人员,几乎同等需要

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最高管理人员尤其需要具有较强的概念技能。

5.什么是技术职能,人际职能和概念职能?

答(1)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程序技术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工程师、会计师、推销员。

2)人际技能:指与处理人事关系有关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如领导能力、影响能力、协调能力。

3)概念技能:指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也就是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

影响之复杂性的能力。包括理解事物相互关联性,从而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的能力,确

定与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通俗地说叫出主意、出思想、出观念、出点子和作决策

的技能。

四、管理的基本职能

(本节重点掌握3457题)

 

1管理的四大职能:1计划职能2组织职能3领导职能4控制职能。(注意本教材不提协调职能)

2关于计划职能应掌握:

答(1)计划定义:计划是对组织未来活动如何进行的预先策划。

(2)何有组织的集体活动都要有计划。

(3)无论是资本主义企业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企业都要有计划来指导生产经营管理活动。

(4)

没有计划,企业无法进行有效的经营管理活动。

 

3计划工作包括哪三方面的内容?1)研究活动条件2)制定经营决策3)编制行动计划。具体分析如下:

答(1)研究活动条件,包括内部能力研究和外部能力研究。

2)制定经营决策:指在活动条件研究基础上,根据这种研究所揭示的环境变化中可能

提供的机会或造成的威胁以及组织在资源拥有和利用上的优势劣势,确定组织在未

来某个时期内的活动总体目标方案

3)编制行动计划:将决策目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解到组织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

 

对每个单位、每个成员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4关于组织职能应掌握:

答(1)组织职能定义:就是把企业中的人力、物力、财力从生产经营的分工协作上,从上

下、左右、内外关系上,从时间、空间、信息的联结上科学合理地组织起来,得到合

理的使用。

2)组织的作用:组织是实现目标,完成计划的保证。②计划要能够顺利得到实现,

需要组织的每个单位、每个成员在工作执行之中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

 

3)组织要完成下述工作:①设计组织结构 配备人员运行组织 变革组织

 

5. 关于领导职能应掌握:

答(1)领导职能定义:指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利和自身的能力指挥影响激励组织成员,

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管理活动过程。

  2)领导工作的任务:为了有效实现组织目标,不仅要设计合理的组织,把每个成员安

排适当的岗位上,还要努使每个成员以高昂的士气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组织活动中去。

  3)有效的领导要求管理者在特定的管理环境中,利用优秀的素质,采用适当的方法

针对组织成员的需要特点采取措施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将自己的能力

分发挥出来。

6. 关于控制职能应掌握:

(1) 控制职能定义:为了保证系统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包括根据计划标准检查监督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判断是否发生偏差纠正偏差

2)控制工作的内容包括

制定控制标准

衡量实际工作与标准偏差

找出偏差的原因

 

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7. 管理四个职能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1)从逻辑上看先计划,继而组织,然后领导,最后控制

2)从作用上看计划是目标、组织是保证、领导是关键、控制是手段。但是:

     不同业务领域内管理职能内容有差别:如同计划工作、生产计划与认识计划不同。

    不同组织层次在管理职能重点有差别:如高层重概念,基层重技术技能。

    对管理职能认识不断深化:如法约尔提出五个职能。

    有人认为协调是管理的一个单独职能,然而把协调看着是管理的核心更确切。

五、重点复习思考题

1.工厂、商店是企业组织吗?为什么?

2.为什么说管理工作不同于作业工作又高于作业活动并为作业工作服务?

3.如何正确理解西蒙提出的“管理就是决策”的论断?

4.为什么说管理科学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5.X-Y理论相比较,权变管理思想为什么更全面更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6.为什么称泰罗为“科学管理之父”是当之无愧的?

7.为什么说高层管理者更侧重、更需要的是概念技能?

8.  为什么说作为中层管理人员几乎同等地要具备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否则就不是一个称职的中层管理者?

9.    管理各职能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辨证关系?为什么说在四个管理职能中,计划职能要领先?

10.梅约的霍桑实验所得的结论对管理者如何做好管理工作有什么借鉴?

11.为什么说管理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这对做好管理工作有什么启发?

12.为什么说把协调看着是管理的核心更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