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 周一
情人节。
想起了孙萌和她的歌曲《每天都是情人节》。我还会哼唱其中的一句,也就是一句。这首歌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是她的代表作,可惜一直没有唱红。
孙萌是西安人。
我来北京后,在电视上看过她与侯耀华等主持的《东芝动物乐园》,好多年没有在电视上见到她了。
明星要长时间走红,看似容易也不容易。
1月11日《文艺报》头版头条刊登记者刘秀娟的文章《作家、出版人、学者谈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儿童文学发展》,其中有几个观点摘录如下:
秦文君:原创儿童文学好像处在变浅变轻的风潮里,真材实料分量过轻,水分多。作家之间缺少足够的差异,“面孔”差不多,疑似“近亲”。儿童文学迫切需要有更多灵活的写法,有创新的样式,有朝阳一般新的激情,有奇特的想象力。过去没有市场,儿童文学是有遗憾的,如果只有市场,儿童文学是破碎的,将会更遗憾。如今是出好作品的最佳时刻,如果没有足够的好书,儿童文学的繁荣不能长久。中国儿童文学要有不断超越自己的极佳状态、极好的创作势头,建立雄厚的创造功力和实力。
黄蓓佳:如何更好地展示这个时代,追寻儿童成长的轨迹,把儿童小说写得更有艺术分量,更有生活张力,更有人性深度,让儿童文学走向大气,拓展出更多的深度和宽度,这是我们每个儿童文学作家都应该自觉承担的使命和道义。作品不能过于简单,可是又不能过于复杂;既不能让孩子快乐无边,又不能让他们对生活对世界过早地失望,陷入恐怖,要求取一个最合适的“度”。
白冰:数字阅读冲击的并不是阅读,而只是阅读形式。儿童作家创造的独特的高品质的艺术形象才是儿童文学生存的命脉。尽管新技术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冲击,但儿童文学的内容依旧是核心,好的故事和图画依然是最好的卖点。
曹文轩:焦虑的应该是出版社,而不是作家。无论阅读方式如何改变,作家都是内容的提供者。
(题图为歌手孙萌,选自百度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