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财政部日前出台的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明确,2011年底之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新华网)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经常挂在嘴头的名言,文化部、财政部的表态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何为“公共”,我想这不需要我再做解释。既然是公共资源,就应该回归它的公共属性,将其物归原主,这是理所应当的。何况这项免费对全民素质的提高有重要推动作用。
在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中国文化建设发展的成绩和前景时,文化部部长蔡武说,作为国家建设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以其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力、感召力和推动力,成为我国建设发展的软实力,但文化建设不是软任务。
“文化民生”是我国文化工作的目标和重点。去年7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李长春在中国文艺家之家调研时的讲话中强调,要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切实提高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市场的能力。刘云山同志今年8月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直接关系民生幸福。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精神守望。文化之于人类,是一种精神上的内在需求、普遍需求,也是终身相伴的需求。同时,文化民生并不仅仅意味着对文化需求的满足,从本质上讲,文化民生是一种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同等重要。公民是否公平享有文化资源,是否享有充足的公共文化服务,是决定一个国家文化含量的重要指标。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是民生,文化更是民生,是重点民生。因此,尊重人的文化权益,关注文化民生,让文化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人民群众,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政府的各种表态很“给力”,但关键民众要的不是这些表态,而是真正让民众受惠的实质行动。在网络如此发达的现在,人们还有必要再去挤到图书馆看书吗?
文化是软实力,给力民生需要找准着力点。现在老百姓病看不起,房买不起,物价上涨......这些离百姓最接近的问题,这些对百姓最实在的问题,是百姓最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而政府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却总是含含糊糊,模棱两可。要给人民以“尊严”,不是拿出这些无关痛痒的事情来糊弄百姓。须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真实、实在的民生一头连着百姓的锅碗瓢盆,一头连着国家的繁荣富强。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石,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具体体现。
文化是软实力,给力民生需要找准着力点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