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作为央视春晚的常青树,删去他的台词这应该是第一次。既然马东导演说“这句话原本就不在剧本里”,可见这些只是本山大哥的一种即兴发挥。而至于赵本山和央视的关系到底“微妙”到了什么样的地步,这大抵是常人所难以猜测得到的问题。
马东进一步的解释是,春晚的节目会在电视上重播很多年,因此总会进行一些剪辑。“就像前年春晚,董卿报错了我的名字,当时引起轩然大波,但后期剪辑也拿掉了,因为它只是个花边而已。”本山大哥即兴发挥的台词究竟是不是“花边”,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问题。马东作为本届春晚的总导演,加之本山大哥和央视的“牛气”关系,说话自然婉转了许多。但从观众长期以来对本山小品的评价,以及本山对待央视春晚的态度来看,笔者认定这是赵本山过于霸气所导致的结果。
有人说央视离不开老赵,也有人说老赵是春晚的“祖宗”。所以在有央视提供舞台、有央视为其撑腰的二十多年的人气高涨中,老赵发迹了,大红大紫了,在东北既有赵家班底,又有长期独霸一方的剧场,还有了个人独享的座机,俨然一方霸主,又如权贵横行。霸气太足就必然会露出了俗气,赵本山就是这样,不是一般的俗,是相当地俗!
既霸又俗的赵本山发迹以后就拿观众不当回事了。他不仅把“很黄很暴力”当做了愚弄大众的手段,还几次三番地对残障人士、餐饮行业的服务人员等进行了大肆的亵渎与侮辱。看看黑龙江电视台频频亮相的《本山快乐营》,除了胡编乱造以外,哪还有文化和艺术的影子?后来,赵本山就不把央视春晚导演放在眼里了,几乎每年的春晚彩排,他也总是迟迟地不肯露面,只有临到出场才把粗俗不堪的小品拿出来,而且不是夹带广告,就是擅自调侃加词。
其实,在精明的本山们心中,什么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什么时候可以说什么,他们完全是门儿清。但在霸气十足的情况下,赵本山偏偏就是不把央视的权威放在眼里,对看不惯他演出风格的人群进行了公开的讽刺和挖苦,而且还是在已经被神圣化了的春晚舞台上。——可以肯定地说,已经红遍大江南北的
有人说,赵本山“擅自加词”的行为,是一种矫情的表现;也有人说,央视重播春晚删去赵本山这段台词,是给赵本山的一个无声警告;还有人说,“擅自加词”暗示了赵本山不再上春晚的“归隐”之心。但对于“今年春晚最大的看点太‘杯具’了”的结果,有人则表示再也不看赵本山的节目了;更有人说“今年春晚的赵本山只能用“此处省略”来代替了,来年的春晚真的应该将赵本山‘省略’了”——赵本山“矫情”也罢,真想“归隐”也罢,总之他那种低品位、庸俗化的霸气扭曲了中国人民的审美与思维,还把中国文艺带入了低调与庸俗化的误区。
春晚背负着太多太多的审美期待,春晚背负着全国人民所给予的厚望,当赵本山远离了培育自己的黑土地,远离了曾经与之为伍的农民兄弟,又听不进观众的批评意见、不把央视权威放在眼里,只追求小品的“笑果”而忽视作品的内涵时,他还不该走下央视春晚的“圣坛”吗?
央视春晚删得不是台词,而是霸气和俗气。马东这样做,合乎情理,顺乎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