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驰在“空中”的列车
首播时间:2011年1月29日
春节快要到了,如果你的家在湖北、四川、重庆一带,那你今年回家有了新的选择,就在这里新开通了宜万铁路,这条铁路虽然全长只有377公里,但创下了不少世界纪录,比如,它是全世界修建难度最大的山区铁路,其中的一个隧道,修了7年,一个月只能向前推进4米。整个铁路隧道、桥梁的长度占到铁路总长的74%,坐过这趟列车的人感觉火车好像在空中穿行,这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呢?
一、“桥隧博物馆”
“前往恩施的旅客请注意,您乘坐的列车马上就要发车了。”
武汉铁路局宜昌车务段新闻发言人郭兵和他的同事们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休息了,每天他们都在这个车站里,等着每一列火车进站出站,看着那些背着大包小包的旅客上了车他们心里才踏实。“我就是保底宜万线这一块。最担心的是安全。因为初期一个磨合期,上了很多新车位。新的组织管理模式。”
这是一个全新的车站—宜昌东站,火车走的也是全新的铁路线-宜万铁路,候车室里的显示屏上的车次也是全新的,过去能从宜昌坐火车到恩施,到贵阳,都是这里的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宜万线开通以后,宜昌就由一个盲肠,变成了一个枢纽车站。这个宜万线,包括我们宜昌东站这一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宜昌,长江边上的一座古城,因为三峡大坝的兴建而闻名于世,它东连武汉,西接重庆,要说交通,水陆空样样有,但是以前宜昌火车站却只是一个终点站,从这里向西到重庆只能坐船走长江水路。2010年年底从宜昌到万州的宜万铁路通车后,这里就成了铁路西南线上的枢纽。“一个是,它的联系更广泛,宜万线变成一个枢纽以后,它跟我们国家的东西部这一块联系更广泛,特别是成都、重庆、贵州这些省份联系更加紧密。”
宜万铁路东起宜昌,途经长阳、巴东、建始、恩施、利川,到达重庆的万州。目前成都到上海不用再绕行陕西,而且将来沪汉蓉高速铁路全贯通后,成都到上海只用9个小时,比现在的快车节省20多个小时。宜万铁路通车后,就赶上了繁忙的春运,沿线经过的地区外出打工的人很多,这里很快迎来了潮涌般的客流。“我们今年进行了客流调查,据我们初步统计,宜万线这一块,外出人员春运期间有48万人,将近有90%的,今年要选择铁路出行。”
早上八点半,宜昌开往恩施利川的列车发车了。火车刚开出宜昌东站,就跨上了长江大桥,过了大桥马上就钻进了一个隧道接一个的隧道。武汉铁路局武汉客运段列车长高蕾说:“虽然我们从直观眼睛是看不到的,但是凭我们的感觉经常走这边,这个从声音各方面可以感觉得到。”“这个隧道有多长啊?”“隧道有13点多公里长。”
我们正在通过的这个隧道叫野三关隧道,是宜万铁路上最长的隧道之一,记者感觉自己的耳朵有点不舒服。“你这耳朵难受吗?”“耳朵经常耳鸣,嗡嗡的声音,听不清楚,反映比较强烈。”
对于我们与其说是铁路之旅不如说是隧道之旅。其中最长的野三关隧道和齐岳山隧道都在十公里以上。火车进入隧道后,隧道内的空气快速在车外流动,造成车箱里的气压下降,耳膜内外的压力也就不平衡了,所以就会让人感觉耳朵里不舒服。这位旅客说:“因为我在全国跑的地方比较多,像这种老是穿在隧道里,这是第一次。”“看着老是在隧道感觉是吧?”“我在电脑上查过来,70%多都是在隧道或桥梁上面通过,世界上最难的一条铁路,今天是第一次体验一下。”
宜万铁路全程377公里共有159个隧道,253座桥梁,被誉为“铁路桥隧博物馆”,桥梁、隧道的长度竟然有279公里,占到了总长度74%。这也难怪它比青藏铁路还要昂贵,青藏铁路每公里造价3000万元,这条铁路每公里造价6000万元,相当于青藏铁路的一倍。是我国铁路史上修建难度最大、公里造价最高、历时最长的山区铁路。隧道连隧道,隧道套隧道,穿出隧道里向下一望,下面就是悬崖峭壁,火车就好像在云里穿梭。“我看你们刚才都往外看?”“这个隧道我们在这里干过。”“这很多隧道都是我们打过来的。”“是吗?”“是的。”“当时修这个隧道特别难啊?”“特别难。”“你们修的是哪段啊?”“我们修的张家湾隧道。”“那个隧道修了多长时间?”“修了两年,我们在那儿干两年,估计要三年。”
眼前的两位旅客参加过宜万铁路的建设,也是当地人,他们告诉我们,刚刚经过的野三关隧道,全长13.1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隧道,由于地质条件复杂这条隧道在修建过程中曾经多次遭遇突发事故。2007年8月5号,野三关隧道内一股暗河突然喷涌而出,瞬间30吨重的装载机被冲走,当时在隧道内施工的53名工人,9人遇难。从宜昌向西,就进入了武陵山脉,这里的地形非常凶险,不少到过这里的人都有很深的感触。“你们没有走过308国道。”“为什么?”“盘山公路啊,你们没走过,那真是险,我第一次来的时候,想回头了。”“真的啊?”“特别窄,又挤,山路又小,又窄,一个大车过来,要停下来,那辆过去。”“你是经常跑恩施是吗?”“这两年。”“这两年,为什么?”“就是冲着它两路(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啊,两路建设以后才有发展,靠308的话,我一点信心都没有了。”
这位廖先生来自广东,两年前听说宜万线要通车,就在恩施投资了一个医疗器械厂。 “从来没有想过,根本没有这个条件,原料进出都非常困难了,别说你销了,因为你毕竟要覆盖一个面,当时考虑的东西不太多,恩施刚好就跨三个省,湖南、湖北、重庆,它刚好就是三省交界的地方,作为一个黄金三角,当时是看中这点,覆盖这个面,来投资,才搞这个工厂的。”
如今这个铁路通了,他的工厂也投产了。“我相信以后还有很多人来这个山区,我相信很多人还没有看过这个山区,应该来这里看看这个山区,体会一下盘山公路,而且它的旅游资源很丰富啊,相当丰富,因为这个地方早一点开发起来,更好了。”
二、大山深处的车站
从宜昌出发,火车穿过野三关隧道,就进入了恩施境内的巴东站。小站被高山包围着,山上白雪皑皑。宫本奇,武汉铁路局巴东车站副站长,随着宜万线的修建来到了巴东站,走过许多铁路线,像这样建在大山深处的车站还很少见。“我们这个地方海拔700到800米左右,海拔比较高、地势比较高,目前看来,我们周围都是环山,而且我们在山坳里。”
货运站旁,工人们正往火车里装煤,这些煤是准备运往安徽的,这种煤是无烟煤,热值高、污染低,当地储量很多,巴东地处深山,矿产资源农产品丰富,但过去交通不便,一直都困扰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在没有建铁路之前,说是靠公路运输,但是它很难运输去,外面的东西很难运进来,造成了当地物价极高,比如说我们的青菜,在宜昌的市内,白菜在3毛钱、4毛钱一斤的时候,我们这里卖到2块钱接近3块钱一斤了。”
从巴东站走盘山路绕到山下就是野三关镇,这个深山里的小镇,却一直我国东部通往大西南的陆路咽喉,是武汉到四川的必经之路。过去没有铁路的时候,从武汉去恩施,晚上要在野三关住一个晚上,因为有了铁路,小镇变得喧闹起来,镇上还建起了一个工业区。在一家食品厂——湖北恩施州野之源食品厂的仓库门前,工人们正在往车上装货,这批货准备走铁路转运到北京去。
“这次发货要发多少?”“这次发得不多,就是十多来吨吧,一般的话,它也就是十吨到三十吨之间。这个根据它的销量,他自己下了定单,下了计划。”“这个除了北京以外,那么这个产品还卖多哪些地方?”“就是我们州内的市场,湖北省省内的市场,省内市场之外的话,就是成都、重庆、广州、北京这些地方。”这家企业的老板邓清源,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产品能卖到千里之外的北京。以前距离野三关最近的火车站就是宜昌,野三关到宜昌只有168公里,要是在平原上,开车一个多小时就能到了,可是在没有高速公路和铁路之前,从野三关到宜昌要开车走上一整天。“8个小时到10个小时,有时候下大雪的话,要几天呢,还堵车,原来太难了,没有铁路或者高速路的话,这些东西卖不出来,也购不进来好的原材料。”
邓清源是地道的土家族人,他会做很多土家族特有的糕饼,用土家族的话来说这叫粑粑。十几年前,他就在附近的水布垭镇上开了一个饼店,做这种红糖粑粑。很多游客到这里旅游,尝到了这种土家食品都很喜欢,他还接到了广州的订单。但是因为山路不好走耽误了不少生意。“大概在2007年,我有一单货到了广州,因为大雪封山,我们走了一个星期都没有到宜昌,后来一个星期之后才到宜昌,走到广州以后,15天以后,根据他的交期,我们违约了,这一单我赔了5000多块钱。”
邓清源决定把工厂搬到一个交通便利的地方。后来,他听说宜万铁路和沪蓉高速都经过野三关,就决定在这里建个工厂。 2009年3月沪蓉高速先修通了,邓清源的土家饼可以走高速运到广州去,虽说高速比原来的山路快了,但运费并不便宜。邓清源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一吨饼从这里走公路途经宜昌运到广州,光运费就要2600块钱,这意味着一个饼就要加价一毛钱。“现在我们这里铁路快运啊,跟这个盈征物流,他们都到我这里来,500块钱一吨,600块钱一吨,现在挺方便的,节约成本,成本如果小的话,我就出去跟同样的食品有竞争力,走的远一点。”
铁路修通了,邓清源现在盼着镇上通往车站的大桥快点修好,虽说他的工厂距离巴东火车站两公里,但那只是直线距离,走山路的话,要绕上十几公里,将近半小时才能到火车站。如果这座大桥修好了10分钟就能到火车站了。
三、百年梦圆
我们又从巴东登上了一列开往恩施的火车,一位老人看见我们正在采访,主动从书包里掏出了几页纸,递给了我们。“这是谁写的啊?”“我写的。”“您给我念一段,好不好?”“盘古辟地开天,荒烟漠漠,鱼凫立国拓僵,云梦渺渺,巴山绝崖,三峡险滩,黄鹤难以飞度,猿畏于攀援,李太白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念诗的老人叫向大铁,是恩施屯堡中学的一位退休教师,老人说,恩施历史上是巴国的一部分,这里是四川东出的必经之路,古人从四川向东出川一般只能借道三峡。现在从恩施到北京坐火车却只需要24个小时。“从盘古开天地这是第一次吧,有这个火车,人们都说是百年之梦,川蜀如果是上交通偏大的话,那是千年以上的梦,这次可圆了。”
听说宜万铁路通车了,老人洋洋洒洒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内心的激动之情,还特意约上了几个朋友坐火车体验一把。“承数千年孕育之血气,奋万里长城之豪雄,欲令我古老文明之邦,屹立于民族之林,铺平蜀道,以达成民族千年之夙愿,而加快西部开发之进程。”
其实,宜万铁路的修建计划早在100多年前就有, 1903年,时任四川总督的锡良第一次向清政府提出了修建川汉铁路的请求,1910年,清政府指定詹天佑主持开始修建这条铁路,当时的铁路线从成都经重庆到汉口,但这条铁路只修建了20多公里就因为战乱停工了,在这之后,虽然政府多次计划修建这条铁路,但因国力所限一直未能如愿。解放后,国家也曾几次将修建宜万铁路提上议事日程,但经过多次勘测人们发现,当时的技术水平还无法完成这一艰巨的工程。湖北恩施州铁路建设办公室主任周昌发说:“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还达不到标准,因为那个山太大了,利川施工里的隧道难度很大,一直就搁置下来了,到改革开放以后,90年代初,1994年,我们恩施土家族苗族少数民族地区认为经济要发展,必须首先要修路,也就是首先把铁路修通。”
2003年国家正式为宜万铁路立项,确定线路从宜昌开始经恩施到重庆的万州。作为恩施段铁路建设的负责人,周昌发可以说见证了这条铁路的诞生。“从1903年提出这条线,当时老百姓盼望这条线,到2003年动工整整建了100年,所以我们也可以实实在在说,圆了我们这个土家族苗族的百年之梦。”
四、青山变金山
不管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都喜欢在恩施火车站前留个影,背后就是三面环山的火车站,很像土家族特有的吊脚楼。这个火车站地处城市的北端,以前周围都是山坡,现在这里成了恩施最热闹的地方。在站前广场,我们碰上了一群从宜昌来的游客。他们是第一次来恩施。“你们准备玩几天?”“今天过来,大概星期天下午回去。”“准备去哪儿?”“准备去大峡谷,然后再去,下一站不知道。反正这边风景还不错,处处都是景。”“祝你们玩得好。”“以前冬天到恩施是不可想象的。”“为什么?”“不好走,现在主要是火车,要不是火车的话,根本就没法来这里。要是汽车的话,不敢走啊,国道。”
恩施地处武陵山脉中部,山中有城,城中有山,清江如带,穿城而过。但是这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多年来却养在深山人不知。湖北恩施州州长杨天然说:“我们的旅游资源很丰富,山水洞情,整个恩施3万多平方公里都是大山区,都是喀斯特地貌,像我们后面这个山,每个山都是一个公园,都是一个景区,以前我们这个地方也是属于历史上属于八国的一部分,所以还有巴文化的痕迹,也有蜀文化的痕迹,所以是多民族的文化在这里融合。”
2010年3月份沪蓉高速公路修好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就多了起来。尤其是2010年的十一长假期间恩施旅游井喷式增长,从10月1号到6号,平均每天平均都有1万多人前往恩施大峡谷,当地的停车场爆满。杨天然说:“今年的国庆节、五一这个长假期间,恩施的各个大小宾馆全是人满为患,我们还有娱乐城、洗脚城里面都住满人。所以恩施的山水风光、山水动情这个旅游资源非常吸引大家,吸引很多地游客。”
“这是七星寨景区,这个七星寨它可能跟你们想象中的峡谷不一样,因为你们想象中的峡谷都是在谷底走,这里的景观特色是在山中看谷,谷中看山。”十年前,谭桂英背起行囊走出大山到外面打工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再回到这个地方,而且成为了一名导游。“你家是哪儿的?”“我家就是沐抚当地的。”“在哪个村子?”“就在刚刚你们过的营上村,就是那个观音堂停车场那里一个餐厅后面。”“是在这儿住了多长时间家里?”“我是土生土长的,20多年了。咱们这山上的人,经常看山,我从小还是觉得这是挺好看的,只是山里人比较穷,也没有钱来开发这个地方,但这里的山确实很看好。”
谭桂英的家在大峡谷,他们一家就靠种地为生,过去家里很穷。恩施属于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完全的地方,尤其是恩施大峡谷,以气势雄阔的绝壁险峰称奇于世,而在以前这里不过就是个偏僻的山村。“原来的收入一年够吃就可以了,小的时候有时候粮食都不够吃,比如我们山里的人都喜欢吃土豆、玉米,小时候都吃怕了,但现在人觉得很好吃,但是我们都吃怕了。”
为了多挣点钱,谭桂英长途跋涉去了广东,在一家服装厂打工,辛苦一个月也就能换来一千多块钱的收入。2006年回家探亲的谭桂英听说他们家乡就要开发成旅游区,决定留下来在家里找个工作。“在这里我们就报名然后培训就让我们在这里做讲解员,但是能够把自己的家乡宣传出去我们是很高兴的,希望有很多的客人都到我们这边来看看我们的家乡。”
随着交通的改善,这个曾经鲜为人知的大峡谷迎来越来越多的游客。谭桂英守在家门口既能挣到钱还能照顾家。“以前到年底都没有存的钱,够自己花的差不多,现在到可能年底差不多可以存个一万多块钱。”
今天,谭桂英的四叔过生日, 家里人都聚在四叔家吃酒,四叔家房子背后就是大峡谷,除了谭桂英,他们村很多人的收入都来自大峡谷的旅游,有的村民把路边的房子租给别人做餐馆,有的村民给餐馆提供蔬菜和腊肉,或者到景区卖土家族的特产。
谭桂英的舅妈彭文凤就在山上承包了一个卖土特产的摊位,她承包了两年,一年光承包费就得一万二,这还是她去年五一和众多人一起竞标得来的。“当时竞争的人多不多啊?”“多啊,他竞高他就没有人要嘛,像你和我竞争的话,你竞贵了你就不要,就是我的。”“您当时1万多竞下来,也是下很大决心吧?”“那肯定了,我们原先背去卖的话,一天都要卖个几百块钱,从去年开始我们就背去卖,每天都要卖个二三百、三四百啊。反正也没有那么齐全嘛,就是背两瓶水。”
我们正聊着的时候,开上来一辆中巴车,一群游客从车上走下来。“味道怎么样啊?”“很好啊。”“你们从哪儿来?”“我们是宜昌的。”“怎么知道要到这里来旅游呢?”“因为是新开发的景区啊,听说景色非常好,专门过来看一下。”
2008年100万人到恩施旅游,2009年600万人到恩施旅游,2010年高速公路和铁路通车后,到恩施旅游的一下就增长到了1000多万。恩施州政府测算2011年随着交通的改善,会有2000万人到恩施旅游,比2010年增长一倍。恩施州旅游局长田贵周说:“现在我们把工作重点进行了转移,转移到整个旅游产业的体系建设上来,就是重点是吃、住、游、购这几个要素,把这个体系赶快把它建设好,就让游客来以后,不仅能够欣赏到很的景区景点,更要吃好、住好、玩好,所以我们现在工作重点转移到体系建设上来,旅游的配套建设上来了。”
在恩施,我们随处可见正在建设中的宾馆,据恩施州政府介绍,目前恩施在建的星级宾馆有几百家。在杨天然州长看来,恩施的绿水青山就是一座座熠熠闪光的金山银山。州长杨天然说:“我们也算了一个帐,每个人到恩施如果消费一千块钱的话,两千万人次就是200个亿,因为旅游这个资金周转很快的,每年周转四次,200个亿就算八百个亿了,所以可以拉动我们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使我们广大老百姓,我们就自己可以改变我们贫困地区落后的面貌。”
铁路的开通拉近了恩施和外界的距离,也吸引来了投资者的目光。湖北建始清江旅游发展公司董事长黄木清的家在武汉,虽然恩施距离武汉只有300多公里,但是在很长时间中,老黄只听说过湖北有这么个地方。“我在之前,对恩施听过,但是没有来过。”
但是来了一次他就对这个地方一见钟情,甚至决定来这里做一个大的投资项目。“后来进来以后,感觉这个地方确实是一个比较神奇的地方,非常生态原始的地方,我们平原居住的人,感觉很神奇。”
老黄在湖北的武汉、黄石和咸宁三个城市都开发了不少地产项目,按理说房地产投资高回报高收益,可老黄却居安思危,一边开发地产一边想着要转行。“应该是在今后的十到十五年之后,房地产应该是基本倾向于饱和。”
2006年老黄组织了专门的团队由他带队到湖北乃至全国很多地方考察项目,一个偶然的机会,恩施这个名字进入了老黄的视野。“这个生态环境、峡谷风光应该是比较原始和生态,再后来宜万铁路和沪蓉西高速公路的修成,感觉到作为旅游全体条件必须要具备这个大交通,才能做好这个大旅游,我们是在两路正进来的过程当中,我们在这种时候就把握了先机,进入了恩施进行了实地考察。”
老黄开着车在恩施的山里转悠了一个多月,跑遍了恩施的8个县,最终相中了建始县的野三河。他第一次来的时候,这里还只是一个藏在深山里的贫困山村,就在这个山村子里他投资修建了一个度假酒店,我们去的时候,酒店内部正在装修。“你看,这就是我们的酒店大堂,整个这个酒店大堂是360平方,这是我们这个酒店进来做的一个喷泉水池,这个喷泉水池目前正在装修。”
虽然酒店还没装修完,但是已经开发好的景区从去年十一开始就接待了6000名游客了。
老黄开发这个景区后,给这个小山村带来的不仅是游客,还带动这里的就业和发展,他这个景区目前已经雇了58名员工,95%都是当地的。“你们都是哪的?”“我们家是建始花坪的,我就是本地人。”“你家离这个景区有多远?”“六公里。刚刚从学校毕业。本来打算在外面找工作的,后来听说我们自己家乡发展旅游业了,然后自己回来看看,非常热心,对我们家乡的旅游业特别感兴趣,所以就回来了。”
老黄记得4年前第一次到这里来的时候,村子里连饭馆都没有,他们只能到农民家里吃饭,现在围绕这个景区开起了很多农家乐。“生意怎么样?”恩施建始县花坪乡农民何华平说:“生意还好。”“一天有多少人?”“一天平均可以接待70、80人。”“那你现在的收入你估计今年达到多少?”“今年可以挣10多万吧。”
何华平一家以前主要靠种地,一年也就收入一两万块钱,开了这家农家乐,他们家的收入翻了几番。
老黄在野三河景区的一期建设就投入了1.2个亿,他预计全部建好要投入2.5个亿,这些投资的回报速度当然比不上房地产,但是在老黄看来,这个景区的投资带来的不只是个人的回报。“根据目前来讲,地方的这个农民建的农家乐已经建了120多家,主要集中在景阳镇和花平乡这一块,也带动了地方的经济发展,也帮忙了改变了问题,那么作为这个景区游线这一块来讲,涉及景区直接受益的人群大约在5万人左右。”
五、利川之险
从恩施坐火车接着向西,一个小时后就到了利川,利川这个名字出自《易经》“利涉大川”,取的是旅行的人外出吉祥的意思。这里是湖北的西大门,和重庆的万州仅一山之隔,这一山就是在整个宜万铁路中最艰难的一段——齐岳山。
从宜昌到万州的路上,我们不断听说这里的山路难行,尤其是冬天。到底有多难,我们决定到利川的齐岳山去感受一下。
走在利川的路上,我们发现几乎每个路口的电子显示屏上都写着“雪天路滑,注意安全行车”的字样。虽然天有点阴,但利川城里并没有飘雪。来接我们的恩施铁路建设办公室的刘三忠是利川本地人,他告诉我们利川的海拔在1000米以上,尤其齐岳山海拔1800多米,山里冬天多雪。果不其然,我们刚从利川城向西几公里,就开始飘雪花了,而且越往山上走,雪下得越大。一些车正停在路边装轮子上的防滑链条。“装防滑链呢?”“安全,不安不行,特别是前面那块。不装的话这车根本就跑不了。”
汽车装防滑链也是恩施山区里冬天特有的一道风景,当地车一般必备防滑链,外地来的车经过这里,也需要临时买上一条防滑链。从这里开始到山顶还要升高800多米,全是急转弯,山上飘着鹅毛大雪,路上已经结了一层冰。山上随处都能看到卖防滑链的。“每天都来吗?”“都来。”“每天都有生意吗?”“基本上差不多,下雪。”“一天能安多少次?”“一天有时候5、6次,2、3次这个没规律的。”“大的小的价钱都一样吗?”“大的不一样,小的不一样。”“小的多少钱?”“这要一百多块钱一副。”
每当汽车开过的时候,就能听到防滑链绑在轮子上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由此可以感受到雪天山路的艰难。而这条318国道也是湖北进出重庆的必经之路。刘三忠说:“现在他到万州那边,因为高速公路这边没有通,他必须走这边。高速公路通了,他就不走这条路了,这条路太危险了,弯度大,坡度陡。”
而在修建宜万铁路的过程中,当时最大的难题也在这座山上。“我们这个铁路就是从那个山底穿过去。”“就是那个著名的齐岳山隧道,是吗?”“对。我们那个地方,穿隧道那个地方叫夜叉,从夜叉那个位置,一直穿到北道沟。”“你修铁路这个山也避不过去?”“不可能避过去。隧道非常的艰难,11公里的隧道,修了7年。修了7年才打通。”“为什么修了这么长时间啊?”“太难哪,我们宜万铁路最难的一个隧道,就是这个。所以说,你其他的,我们整个宜万线这么多的隧道都打通了,就是这个最先开工,最晚竣工,就是这个隧道。”“难在哪儿?”“就是溶洞特别多,喀斯特地貌。”“洼蚀、储水、溶洞,这个都能够遇见。现在专家就说,这条铁路修通,就没有修不通的铁路了。只要能够遇到的,现在的风险基本上都有了。”
因为这里是清江的发源地,整个齐岳山就是一个大溶腔,中间有暗河,11公里的齐岳山隧道修了7年,最后的200多米用1年才打通,平均一个月向前推进4米,堪称最慢的纪录,从这个隧道里引出的水能蓄成一个中型水库。如今隧道通了,穿过齐岳山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要是开车就得在山上绕将近1个小时。在山上,我们看到客车大多都是村镇之间的,几乎见不到恩施到万州的客车了。恩施铁路建设办公室陈学勇说:“(以前)客车很多很多,车基本上是连着走,而现在车很少很少,很稀少。还有很多的,上海的、广州的,很多的车子都从这边过来。他这个是四川的东出线,就从这边过来,唯一的一条路,所以说,以前的客车特别多,现在就很少很少了。我们恩施这块的客车,大客车就停了,没什么客人出去了。”“都坐火车了。” “对。”
六、终点变起点
火车,对于平原的人来说司空见惯,可对于大山深处的土家山寨来说还是个稀罕物。每到火车来的时候,利川车站的栏杆外就站满了人,他们都是来看火车的。
利川开往万州的火车上,很多旅客都是特意来体验火车的。曾大妈今年66岁了,她这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坐火车。“家里面专门让坐火车到万州去,儿子、媳妇、姑娘专门让我们去,现在时代好。坐火车出去玩一下。”
曾大妈一家8口人特意坐火车到万州玩一晚再回来。“到万州车费多少钱?”“8块钱。好享福啊,好享福啊,享福得很。到恩施、到宜昌,还有他的妈妈到上海,4年了,我们叫他今年回来过年,坐火车,价钱便宜。好啊,好啊,我欢迎啊。”
山里的路不好走,路费也贵,从利川到万州的长途客车票价50块钱,火车只要8块钱,宜昌到恩施的长途客车票价120块钱,而火车只需要30块钱。我们在火车上遇到了从荆州来的湖北宏凯工贸发展有限公司营销总经理陈三才,他是做粮油生意的,到万州去和客户洽谈生意,以前他都是从荆州开车到宜昌,然后坐船到万州,这一次他和同事们选择了火车。“我们现在坐卧铺上去,四个人300多块钱。”“而且还是软卧。”“软卧。以前的话,我们坐快艇的话,差不多也要300块钱。”“一个人就300块钱。”“一个人就300块钱。”“来回就600多。”“来回就600多,现在我们坐软卧,四个人来回也就700块钱。”
在万州火车站,陈三才和他们要找的客户——重庆市巴蜀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谭继祥见面了,谭继祥在万州做粮油批发几十年了,如今他也享受到了铁路带来的便利,已经开始通过宜万铁路运输粮食,今天刚刚到了一车皮面粉,运到了仓库里。“这个是今天刚运到的吗?”“今天刚运到的。”“这个有多少?”“到了一个车皮,运到我们这个仓库有45吨。”“剩下的运哪去了?”“剩下的分到客户去了。”“有客户当时提货走了?”“当时提货走了。”“那这个面粉从哪来的,我看一下。”“这个面粉从河南的开封。”“比如说开封这个面粉,原来没有这条铁路的话,怎么走?”“原来是发到宜昌,走水路上来。”“先是走铁路,然后再走水路?”“到宜昌是铁路,再装船,装到万州是水路。”“以前通过水路,一吨面粉光运费得100多块钱,现在直接走铁路一吨运费40块钱,一吨省60块钱。”“原先我们两条线,一个是长江,二一个是湘渝线的达州,达州过来的时候是地铁,它比长江来的成本还要高。马上,这条线路开通以后呢,达州的线路死掉了,那么长江物流的话,要少多了。就这样,我们一个车皮呢,一吨算40块钱,那么60吨2400。我们一个月面粉这块要走几十个车皮,那么物流成本可以节约几万块钱。但是这个几万块钱,并不是说,我们节约下来,装腰包里面去了。我们还是放到市场上做竞争,最终还是消费者得到实惠了。”“比如说,你原来的话,一斤面粉多少钱?”“这样的话,我一斤面粉能够降低2分钱。”“你说的就是批发价格?”“批发价格。一袋就降一块钱。”“那改变还真是挺多的。”“改变很大,所以说,这条铁路开到老百姓的心窝上了,非常不错,我们非常满意,非常高兴。”
谭继祥告诉我们这次荆州来的陈三才也是和他谈运货的问题,以后他从荆州进的菜籽油也打算走铁路了。
万州,一个因三峡而兴的江城,因为地处三峡腹地,水陆发达,但是以前铁路走到这里却成了终点,从万州坐火车出行不管去哪里都得绕路到达州。重庆万州铁路建设办公室主任许思伦说“断头路。它要通过万州到达州,再走达州这边,再走成都,再走襄樊。”“就太绕了。”“现在走恩施、走宜昌,直接就出去了,要经很长一段路,节省很长的时间,运输也方便,老百姓太高兴了。”
万州盛产柑橘,以前这里的柑橘主要走水路,但是水路运输时间长,农民不敢把橘子卖到太远的地方。现在通了这条宜万铁路后,万州的橘子能卖到更远的地方了。“这铁路一通,老百姓都非常高兴。一些农民积极发展生产,像过去,水果卖不出去,现在好卖了。柑桔过去,去年前年卖几毛钱一斤,现在卖上一块钱一斤了。整个万州有十七八万人。就是说,这一年光卖柑橘收入就1、2个亿,收入增加了农民也很高兴。”
因为铁路运输不受天气限制,而且快捷,万州很多企业都打算借力铁路。重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每天都要向外运输4000吨的产品,算的上是万州物流量最大的企业。副总经理魏风云说:“目前我们主要是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它的水运量达到了70%,在铁运的比例有非常的小。”“剩下的30%是靠什么?”“铁运有一部分,公路运输一部分。”
因为长期依赖水路,这家公司的销售半径就受到了限制,他们只能把产品销到江苏、湖南这些水路能够得着的地方,有了宜万铁路,这家企业正在调整运输计划。“是这样的,我们之前每天只能拿到30个车皮,现在整个宜万铁路开通之后,我们在成都铁路局、万州火车站每天至少要拿40个以上的车皮,这样的话,我们的整个铁运的运输比例,可能要达到45%到50%。”
调整运输计划的同时,他们也在调整市场计划,打算春节后去开拓贵州、广西的市场。火车走多远,他们的生意就能做多远。
重庆万州的车站广场上有一尊耀眼的雕塑:两尊巨大的三角形一前一后伫立着,一条火红的彩带从中舞动飘过。这火红的飘带就像宜万铁路疾驰而来的火车,它把中国的中西部紧紧联在一起,这火红的飘带也像我们沿途看到的一张张笑脸,铁路改变着他们的未来,改变着他们居住的那片土地。
今年称得上是铁路年,六月份京沪高铁通车,年底北京到武汉的高铁通车,而且要一直连到深圳去,今后几年,每年投产的铁路新线都在8000公里左右,到2015年我们国家的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到时候春节回家火车票难买的情景将成为历史,对于这一天我和很多观众一样,都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