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新增贷款超1.2万亿元 央行称进一步发挥利率杠杆


  1月新增贷款超1.2万亿元 央行称进一步发挥利率杠杆

  媒体报道,1月新增贷款在数日前已突破1.2万亿元,明显超过当月目标。预计2月新增贷款投放规模约在7000亿元至8000亿元之间,3月新增贷款规模约1万亿元。2011年央行确定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初步预期增长16%左右,以此推算,当年新增贷款目标大约在7万亿元至7.5万亿元左右。1.2万亿元新增贷款应占全年目标的16%左右,已超过12%这一当月目标大约4个百分点。分析人士预计,虽然央行此前已定下3:3:3:1的季度新增贷款投放节奏,但是有可能一季度新增贷款占比将适当放宽,达全年目标的35%至40%,即约在2.6万亿元到3万亿元之间。考虑到春节因素,2月新增贷款投放规模约在7000亿元至8000亿元之间,3月新增贷款规模约1万亿元。央行此前已定下各行1月新增贷款额度不能超过全年目标总量的12%。从目前看,1月前两周各行放贷额度已突破该比例。所以,信贷“超放”银行目前对贷款投放已非常谨慎,甚至有些银行已暂停1月剩余时间贷款投放。

  节前流动性紧缩的局面将在春节后得到明显缓解。数据显示,二三月份公开市场的到期资金将超过万亿,这无疑加大了央行回笼资金的压力。此外,从市场预期来看,1月份的CPI涨幅可能将再创新高,通胀预期进一步加大。基于此,业内人士认为,节后出台进一步紧缩政策的必要性明显增加,而至于加息的时间窗口可能在2月下旬,即1月份经济数据公布之后。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在接受海外媒体采访时表示,央行必须对通胀保持警惕,目前国内通胀率仍存在进一步走高的空间。有媒体分析认为,此番言论意味着中国央行仍有进一步采取紧缩政策的可能。相关数据也显示,当前的市场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将在春节后大幅缓解。据公开资料,2、3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规模分别为4150亿元、6670亿元,合计将超过万亿,这预示着央行需要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来对冲巨大的到期量。

   央行30日发布的《2010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要把控制物价较快上涨放在宏观调控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考虑前期货币存量增长较快的潜在风险和逆周期调节需要,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保持合理适度的利率水平,为稳定价格总水平、管理通胀预期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央行将继续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价格和数量工具,同时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工具,按照中央关于加快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的要求,把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与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结合起来,运用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配合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作用。

   央行报告亦强调,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应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总量适度、灵活调节、结构优化的要求,把控制物价较快上涨放在宏观调控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考虑前期货币存量增长较快的潜在风险和逆周期调节需要,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保持合理适度的利率水平,为稳定价格总水平、管理通胀预期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报告》指出,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意味着以M2为代表的货币供应总量增长应低于适度宽松时期,降至以往稳健货币政策阶段的一般水平。只有货币供给总量回归常态,才能实现中央提出的把好流动性总闸门的要求。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发布了2010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将继续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价格和数量工具,同时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工具,按照中央关于加快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的要求,把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与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结合起来,运用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配合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作用,把好流动性总闸门。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引导金融机构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三农”等领域,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推动金融市场产品创新,深化金融企业改革。

  我关注1月新增贷款超1.2万亿元的结构、流向,央行称,“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但中小企业流动资金非常吃紧,支持三农资金也不容乐观,在新增贷款“紧”与“松”之间,宏观与微观经济之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实行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把握好度还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