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珉按〗从评论文章中吸取知识营养是我上网十年来最大的收获。在评论文章中,最珍贵的是批评文章,当时看了不舒服,但数月或数年之后细读,常常茅塞顿开,受益匪浅。为便于集中浏览、温故纠错、增进交流,特开设他山之石-网友批评(转帖)专栏)及他山之石-网友批评(转帖)日志,存放已拜读的评论文章。(陈嘉珉/2011)
价值中国网 > 社会 > 社会/民生 >
王兴兴:王兴的折腾,陈教授的平衡
http://www.chinavalue.net/Blog/690199.aspx
王兴兴 原创 | 2011/1/22 23:08 |
关键字:陈嘉珉 放下 面子 自我 知识折腾
昨晚十点,看到价值中国网上陈嘉珉教授对我的评论的评论。他洋洋洒洒写了很长一篇,多次讲到密宗等经典。我给薛丹看,薛丹把文章转载到了她的空间。我又发给另外一个朋友,她说第一遍看完心里好受多了,又一口气看了三遍,还说要保存下来,心情不好的时候就看看。我也随即将陈教授的文字转载到了自己的新浪博客上,自己给加了个《救己不如救人》的俗名字。
昨晚我并没有急着再在那个评论上回复,也决定不再回复。那是在他的旧文章《人生折腾,天造平衡》的后面,我在评论,他在回复,楼已经盖得很高,到了陈教授这个回复的时候,我觉得我没有再回复下去的必要了,这已经是一个完美的句号。在我读完之后,并不觉得震撼,也不觉得激动,而是有一种深深的宁静,很安心很安心。我反复看,一边看一边想,直到了凌晨两点多。躺在床上,我计划着自己第二天的生活安排,要更积极主动些,阳光一些,把眼前的事情一件一件做好。还要学会包容、放下,从身边开始,关心我能关心的人。
在那篇评论里,陈教授说,要救自己,先要把自己忘掉,要会放下,斩断所有的贪嗔痴,要忘我地投入到救人中,这样自己才会得救。陈教授说“只有一种人会成为你长期的朋友,就是你能发现、欣赏并不断扩大其优点的人。”还有,陈教授认为,要放下的彻底,必须把面子给放下,因为执着于救自己的人,都是为了面子。他说“死要面子的人,其实是在为一群傻瓜活着,而自己也是十足的傻瓜。”
今天一早,我给陈教授的微博发评论,说到我看了他的评论后的一些感想,包括我的朋友们的。他这样回我——
“王兴发散力不错啊,感谢你和你朋友转发那篇回复,祝福你们快乐。感动你们给我的激励,过几天我把它专门整理成一篇。年轻人阅读思想文字能够拥有宁静和安心,这是我真正的朋友,难得的朋友,我们的交流一定会长远,并会结出硕果。我对你的欣赏和激励,是你应该得到的那个系统中很吝啬的一点,你良好的感受反过来更激励了我。老龄人得到年轻人的激励,比年轻人得到老龄人的激励更关键,因此我要衷心感谢你。”(链接)
后来,陈教授又发了一篇微博,我觉得也很不错,转载如下:
“许多中老年人喜欢要求年轻人成熟,难道成熟是他们永远得不到的吗?年轻人回避不了必然要步入中年老年,回避不了成熟;既然回避不了,你要求他干什么。我们应该要求和学习年轻人的,是希望年轻人特别拥有而不是专有的热情、敏锐、活力不要因为年长而消失。”(链接)
我喜欢陈教授这条微博,当我孩子气的时候就有理由了,哈哈。
说实话,我一向反应迟钝,而且悲观。两年多来,陈教授一直在网上鼓励我,我都没有开窍。一个重要原因是,我总觉得,网络社会上的朋友不可能真正的了解我,因为连我身边的人都不了解我。如果他在现实世界里认识我的话,估计就不会觉得我有那么多优点了。但最近,我相信,他比我许多朋友都更了解我。他显然已经看出我根本的问题在哪里,他给我的建议是“自信一些,霸气一些。”今天他又讲到,只希望我能快乐,自信些、霸道一些去做事情。
陈教授研究易经二十年,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八字泄漏了什么秘密,但这方面陈教授不愿跟我讲太多。他说,人在未知中折腾,才更能发挥潜力,才更有意思。他说,你一遇到苦,就会有佛菩萨救你,一生你都离不开佛救星,你天生就有佛缘。我回想一下,自己的生活仿若真是这样子,佛救星也有好多,真该好好感谢感谢。
今天陈教授讲他对我的欣赏与激励,是我应该得到的那个系统中很吝啬的一点。我就忽然想,陈教授是否已经预测到我会在哪个系统中?我很好奇,但我没有问。反正好坏都会不可避免的到来,那就坦然接受这一切。
受陈教授的影响,我反倒觉得自己现在最为安心、平静。
有的要自杀的人,看了陈教授的文章不自杀了。有的看了他的文章,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不少人说他是他们的精神导师,反对他的人则说他是邪恶的第四教教主。但是,连他的反对者也说,他有着千千万万人比不上的包容和博大胸襟。他曾经把他与一位女网友数年的邮件,毫无保留的全部发出来。有人说,有自爆私情嫌疑,太晒了。因为,那个女孩总称呼他“我的陈”,连结婚的各种决定都要向他请教。但我觉得,这是最明智的一种处理方法,因为他至始至终都很坦然,他不需要掩饰。就像弘一法师说的:“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一般人,很难修炼到这样的豁达。
已经晚上十一点了,本来还有一个作业明天下午要交出去,今天太困,不想做了,明天上午起来写。谨以此文,再次感谢陈教授对我的关心与帮助,也感谢那些在我生命中鼓励我、帮助我的人们
京ICP证041343号 网监备案1101050605号
Copyright 2004-2011 版权所有 价值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