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会是三国时期曹魏三公之一的魏太傅、大书法家钟繇之子,也算是名门之后,后投靠司马家族,官拜征西将军,最后领兵出征,翻山越岭收降蜀汉的就是他。钟会是不仅长得是一表人才,而且少负英名,小时候和哥哥钟毓被魏文帝曹丕接见,钟毓脸上是“汗出如浆”连大气都不敢出,而钟会则镇定自若。曹丕就问他说:你怎么不出汗啊?钟会回答说:“战战栗栗,汗不敢出。”其机敏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才有“精练有才辩”之誉并受到司马昭的重用。
钟会听说竹林名士聚会的事情,便也想去附合一下,或许捞点名也说不定,特别是那个嵇康据说更不是凡人,因此,便择日前去拜访。到了那里就看见嵇康正在门前打铁,拉风箱的是向秀,钟会带领着手一帮人威风八面的到那里,本以为会受到热烈欢迎的,毕竟他钟会也不是普通人啊。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嵇康竟然都没有拿正眼看他一眼,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钟会呆站着望着二人热火朝天的打了一会儿铁,自觉没趣,掉头便打算走人,就在他正要悻悻而去的时候,嵇康一边叮叮铛铛的打着铁,一边冷冷的问了一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钟会自然也不是凡鸟,回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如此机锋,正是典型的魏晋人物的风流之狂态,套用现在的一句话来说,那就是“酷毙了”。
鲁迅曾经说过,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连眼珠也不转过来看一眼,也算名士的钟会如何受得了如此的“崇高”的待遇?因此,回去之后,他便在司马昭面前参了嵇康一本,说嵇康“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司马昭一听知道嵇康是拉不过来的人了,因此,后来便趁着吕安的案子把嵇康给斩首了。
而钟会后来领兵攻蜀汉则在消灭了蜀汉之后被卫瓘奉密诏以企图谋反的罪名给诛杀了。这段公案至今仍然众说纷纭。《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均有记载,此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