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店基地已成为全市唯一的市级高端制造业基地


       

      以高铁、大飞机、汽车、精密仪器、太阳能等配套项目为主打的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正式落户房山区窦店镇。这是目前北京市唯一市级规划的“高端制造业基地”。 
      基地核心区规划为12平方公里,扩展区为30平方公里,控制区为50平方公里。地理范围东起小清河、西至京港澳高速、北起良乡、南达琉璃河。截至目前,共有瑞好汽车事业部\中国奔驰项目、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等项目与园区签约,在建、签约和在谈项目55个,总投资达到688.6亿元。

      目前,正在建设的6万平方米左右的项目,计划提供就业岗位3.2万个,“将来等基地完全建成,将直接解决9.7万人的就业”。

      今年8月北京专门召开了工业保增长专题会,明确要求加快发展首都制造业。近期郭金龙市长强调,要着力培育发展新兴替代产业,坚持高端产业发展方向,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窦店高端制造业基地已成为全市唯一的市级高端制造业基地,房山被纳入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给房山高端制造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自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成立以来,致力于服务长安汽车、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等大型央企,依托中关村引进优质“高精尖”产业项目,发扬“三敢”精神,破解资金难、手续难、拆迁难等制约基地发展的几个难题,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实现18个月投产,创造了长安速度。基地规划面积由最初的4.85平方公里扩区至目前的7平方公里,催生了首都高端制造业新区定位和窦店组团概念,率先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与中关村实现无缝对接。仅仅四年多时间,一个业城融合的新城从一片玉米地里拔地而起,闪耀在京南大地。

  据了解,截止到今年10月,5家投产企业包括长安汽车、京西重工、金朋达、国能电池、海斯特项目,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约77.16亿元,税收突破3.49亿元,解决就业约4200人。随着中关村遴选的博曼迪汽车科技、航峰科伟、九州一轨、美景环保等优质项目的入驻,基地初步形成了以长安汽车、中国北车为龙头,以奥祥通风、九州一轨、博曼迪汽车科技等优质项目为补充的高精尖产业结构,产业聚集效应日渐明显。

  其中,长安自主品牌汽车新车型cs75上市以来,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预计年底可突破7万辆,已经成为基地发展的龙头。中国北车正在按照市领导指示,进行项目调整,计划引入轨道交通装备集团,主要发展城铁、地铁、高铁等轨道交通车辆,进军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经中关村推进的奥祥通风项目,主要生产城铁、高铁的通风设备,市场占有量高达50%,订单已经预定到了明年年底。另外,经中关村推荐的美景环保、航峰科伟、博曼迪汽车科技等等项目,都是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占地规模小的优质项目。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基地始终没有停止发展思路的探索,一直致力于思考基地未来发展的方向,寻找打造升级版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的建设,为基地未来发展打开了智慧的窗口,为打造升级版基地开启了科技创新的大门。

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创新引领基地升级



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施工现场

2013年2月,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苟仲文到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调研后,以建立“尖端材料与新产业技术北京研究院”向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提交了请示,并得到了市委书记郭金龙、市长王安顺等领导的一致认可。得到批复后,区委书记刘伟多次到基地调研,并要求“抢抓机遇,做好研究院的规划设计工作”。
  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项目于2013年10月3日正式开工,规划占地181亩,总建筑面积约16.89万平方米,含地下4.6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约12.5亿元,历时一年多时间,将于今年年底建成具备入驻条件。这是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又一成果,是携手中关村、打造国际一流科技创新中心取得的实质性突破,为推进基地实现科学、快速、可持续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为打造升级版基地探索出了一条崭新道路。
  “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项目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视察时讲话精神的重要成果,顺应了首都‘四个中心’的发展要求,为房山紧跟首都发展步伐找到了新动力,为房山打造首都高端制造业新区找到了新途径,也从根本上为基地未来发展由高端‘制造’向科技‘智造’的升级版基地建设打开了智慧的窗口,开启了科技创新的大门。”基地管委会副主任杨巍说。

以一流的科研环境打造服务高地

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项目,包括12个独立分院,每个分院5000—6000平方米,可容纳研究人员1500—2000人。配备的国际会议中心,可举行新产品发布、国际学术交流等学术会议活动;多功能厅配置图书馆、体检中心、游泳池、咖啡屋等综合服务功能;专家公寓用来满足不同类型的科技人才入驻。另外为营造一流的生活环境,在研究院内部规划设计了四个不同类型的公园,修建微地形等景观区域,布置了小桥流水、花团锦簇、竹林环绕等景观区域。
  以一流的生活环境打造和谐宜居之城
   为使各类创新人才、创业团队能够在园林中工作,在景区内生活,基地以建设生态文明的花园式园区为目标,把环境建设作为一门科学去研究,把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政治工程来抓。在宏安路两侧和研究院对面等区域,规划设计2个广场,3个公园,并在普安路、弘安路、久安路、智高大街等主要交通干线两侧,进行森林式绿化,预计总绿化面积约2500亩。
  以一流的交通环境打造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经过四年的快速发展,目前起步区5.85平方公里的路网工程已经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便捷的内部路网已经形成。连接京港澳高速的弘安路工程已经启动,部分路段基本完工,预计2015年上半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届时从研究院直达市区将不足20分钟车程。未来几年,首都第二机场和房黄奕联络线建成后,以研究院为中心的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将西依京港澳高速,东接规划建设的首都第二机场,南联房黄亦联络线,北靠中心城区,中心交汇联通,形成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
  以一流的产业化环境打造健全的中试服务
  考虑到所有的科技研发,必须经过中试之后,才能实现产业化,基地在研究院周边配建了两个共计约10万平方米的中试厂房,为研究院的研发成果转化提供中试车间,满足研究院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中试需求。目前两个标准厂房已经建成,在购置相关生产设备后,即可投入使用。
  以一流人才引进环境打造人才特区
   为充分引进和服务人才,基地多措并举全方位解决专家团队的居住需求、入驻科研团队的进京问题、专家团队入驻研究院后的子女教育问题、研究院专家团队的就医需求等问题,形成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城市服务区。
  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建设正在创新中探索前行,无论是在建设初期、建设过程以及今后发展,研究院建设都坚持改革创新的思路,打破惯性思维,打破条条框框,力争打造成为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一区一城”新房山的示范项目。
  基地管委会副主任蔡禄鹏认为,2015年对于基地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是打造高精尖产业新区的攻坚之年,是窦店组团强势崛起的关键之年,也是检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开局之年。
  “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北京调研时的指示精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坚持创新驱动、生态优先、市场引领,全面对接中关村,深化对业城融合典范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服务企业发展的水平,全力加快城市化建设,开创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快速发展的新局面。”蔡禄鹏如是说。


 
长安汽车总装车间内即将下线的长安CS75

冲压焊接车间内工人正在工作
 
 

北京市房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徐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