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的巍巍古城与全国十佳之首的博物馆


 

荆州的巍巍古城与全国十佳之首的博物馆

 

汉江文化考察日记之十五

 

O一一年十一月四日荆州市

 

我们来到了荆州,面对巍峨壮观的古城雄姿,漫步荆州古城墙上,似乎聆听到那历史的动人传说。

荆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汉江流域一颗璀灿的明珠。

夏禹王权确立之后,将夏王朝势力所及的范围“划为九州”进行管辖和治理,荆州是其中之一。“荆州”一名,从夏朝算起,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历史留下的这一珍贵地域名称,是一项宝贵的财富。

荆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来为帝王建都和藩封之地。从公元前689年楚文王起,至公元963年,先后有六个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立国,历时约五百年。最为辉煌当数楚国。荆州是楚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东拓西扩,北进南下,终于建成了雄踞长江流域的泱泱大国。“地方五千余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史记》)“楚之都郢,车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号为朝衣鲜而暮衣弊。”(桓谭《新论》)可见楚国当时何等繁盛。

我们从楚庄王和孙叔敖二人的风采就可以窥见楚国政治的浩然气象。在郢都“韬光以远祸,敛翼以待时”的楚庄王,羽翼丰满后终于“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了。他敢于观兵周郊、问鼎周室,使北方诸侯噤若寒蝉,把楚国推上了春秋霸主的地位。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的楚庄王既刚强,又谦虚,还有远见卓识。他能听得进逆耳的忠言,收回他“灭陈国为陈县”的成命。《史记·陈杞世家》说:“孔子读史记至楚复陈,曰:‘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这就是“楚人重然诺”的故事。当楚打了胜仗,部将潘党主张把敌军尸体堆成“京观”以炫耀战绩时,庄王制止说:从字的结构看,“止戈”才是“武”,“夫武,禁暴,   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晋人是因尽忠君命而死,怎么能做成京观呢?这就是“止戈为武”的故事。

与楚庄王同时期的令尹孙叔敖,是地地道道的荆州人。他修建了“决期思之水,而灌雩数野”的亘古以来第一个社会性农田水利工程期思陂,他能做到“爵高而以下自处,官大而以小自守,禄厚而以俭自奉”。“日夜不息”,勤理朝政,以法治国,为政清廉,被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为“循史第一”。

荆州还出了一位明代“宰相之杰”张居正,他大刀阔斧地革新政治:精简机构,裁汰冗员;严肃法纪,信赏必罚;蠲免积负,减轻人民负担;重视人才,知人善任。为扭转朝政腐败局面,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

荆州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荆州古城完整而坚固,其造城史可以追溯到2800多年前的周厉王时期,是我国延续时间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的唯一古城垣。周长11281米,通高9米,巍峨壮观。墙体特制大青砖每块重约4公斤,有烧制的文字砖。文字砖是荆州古城墙修城史不可多得的档案实证。它证实城砖除本地原产外,还来自均州、靖州、茶陵及湖南全省。六座古城门上都有城楼,其中迎接来使和宾客的“寅宾门”(东门)城楼为“宾阳楼”最为壮观。

来到荆州的人都要参观“荆州博物馆”。观众可以看到史前巧夺天工的玉饰,薄如蝉翼、轻若笼烟的古代丝绸,构图精巧、亮丽如新的古代漆器,寒光闪烁的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等等。荆州博物馆闪耀着楚文化的光辉。江泽民同志看后兴奋地说:“请海外华侨都回来看看,我们的祖先多么伟大!”占地4.8万平方米的博物馆,以其优美的环境、丰富的馆藏文物和独具地域特色的文物珍品陈列,以及考古研究的丰硕成果而享誉海内外。1994年经国家文物局专家评选,荣获全国地市级“十佳博物馆之首”的美誉。

荆州博物馆是王生铁同志担任荆州地委书记时的杰作,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总要给当地留点东西。抓好文化建设,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有价值的贡献,而博物馆集当地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之大成,闪耀着人类文明的思想光芒,是永远不会磨灭的。王生铁同志的这一大手笔,产生了楚庄王“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