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要想在中国成功, 必须把中国当成“一个大洲”
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他虽然只是一个国家,其实等于一个“大洲”。因为,他的幅员比整个欧洲或澳洲还要大。他的气候,由南部的热带直到北部的严寒。多少世纪过去,经历了一个个“王国”的统治,造就了各地“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消费文化。
在中国,如果进行跨区域市场运作,企业的高管们必须考虑分地区复杂性,与法国、德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不同,中国并非一个真正的“全国性”市场。而是由众多“国家”组成的一个“大洲”。在法国,如何针对一个特定客户群进行市场策划的决策,可以应用在从巴黎到阿维尼翁、斯特拉斯堡,再到波尔多的各个城市。营销信息、客户类别、运营成本、广告、促销以及其它各种营销因素,在各个城市的运营方法和成本并无显著差异。然而在中国,地区性差异却不容忽视。不同地区客户的需求,不同区域广告或店内促销的效果,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全面了解中国,应该中国的800多个城市中有200多个人口超过100万,应该将800多个中国城市划分为若干个城市群。决定城市群的不只是其收入水平和地理位置,还包括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以及城市中消费者共同的消费态度和偏好。能帮助企业因地制宜规划策略愿景、优化资源配置,完成业绩。根据作者过去十五年走遍国内26个省直辖市以及100多个城市的了解和整理,建议对国内汽车市场进行四类划分。第一类包括:1.南京沪杭地区;2.京津冀地区;3.山东半岛;4.成渝地区;5.广深地区;6.中原地区;第二类包括:1.陕西地区;2.太原地区;3.蒙古地区;4.辽中南地区;5.厦门福州地区;6.昆明地区;7.新疆地区;第三类包括:1.长春哈尔滨地区;2.武汉地区;3.长沙地区;4.南昌地区;5.合肥地区;6.南宁地区。第四类包括:1.甘宁青地区;2贵州地区;3.海南地区;4.西藏地区。一类地区蓝牌车上牌量占到了总上牌量的50%,二类地区占到了38%.但二三类地区的年增长比例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