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站:朋友多了路不好走


  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但这句话在社交网络时代却不一定适用,朋友并非越多越好。

  据英国记者协会(the UK Press Association)报道,最近英国爱丁堡纳比亚大学(Edinburgh Napier University)的一项研究显示:使用最流行的社交网站Facebook可能会给人造成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对那些拥有数量众多的好友的用户而言更是如此。

  这项研究由凯西·查尔斯(Kathy Charles)博士主持。该项目对200个正在使用Facebook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对相当数量的人来说,社交网站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利用其与朋友及家人保持联系的好处要大得多。

  研究显示,12%的人说Facebook使他们感到焦虑,他们平均每人有117个“好友”;另外88%并不感到焦虑的人平均每人拥有75个“好友”。研究还显示,有63%的人会拖延回应好友的请求,32%的人说拒绝好友的请求会使他们感到内疚和不适,10%的人承认不喜欢接到好友的请求。

  查尔斯发现,那些“好友”越多的人越有压力,因为他们要保持把自己状态的更新为有趣的事,或者自己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她还说,其他引起压力的因素还包括删除联系人、令他人愉悦和不得不对不同类型的好友施行不同的礼节等。

  其中原因复杂多样,不过最关键还在于社交网站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就像查尔斯说的那样:“社交网站就像你自己的一个迷你型新闻频道一样。你有越多的朋友,就越觉得有观众。你几乎成了一个小名人,而且观众群体越大,在产生关于自己的‘内容产品’时就越觉得压力大。”

  而目前另一个困扰Facebook的问题也证明了,在社交网络时代,朋友多了路不一定好走。那就是Facebook上的“虚假好友”(fake friends,与我们平时所说的 “僵尸粉”类似)。

  据《赫芬顿邮报》(Huffington Post)最近报道,虚假好友为Facebook增加了新的危险,因为这些“好友”的越来越不像他们声称的那样,实际上,其中一些并非人类,仅仅是出于恶意而被制造出来的“机器人”垃圾帐户。

  尽管有各种不同的隐私安全设置,但是这些垃圾帐户还是有可能绕过Facebook的防护的。一旦成为用户们的“好友”之后,垃圾帐户就会迅速标记他们的照片、在他们的空间里发布信息、跟他们聊天、给他们发送状态更新并联系他们的朋友。就这样,虚假好友就会逐渐潜入到用户们所有联系人构成的社交网络中去,进而与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好友。

  虚假好友与真实用户之间的每次互动,都会给可疑的广告网站提供窥探用户敏感信息的机会。垃圾帐户的“好友”越多,就越容易被作为伪造的、甚至是具有破坏性的通道——那些链接看起来很合理,因为它们都是来自一个“好友”的。

  垃圾信息始终困扰着互联网,这仍然可以使用技术手段来加以改善。Facebook一直为减少垃圾信息而努力,还专门开发了一套系统来监视可疑的活动,甚至会临时阻止用户发送大量的信息,或者拒绝大量的好友请求。谷歌还刚刚开发出了新的阻止垃圾网站的浏览器拓展功能。然而,由于疲于维系众多社交网站的好友关系而带来的压力,却不是技术能够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