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公开报道称,针对银行业的资本监管新规则将延迟执行,这样不仅城商行的潜在IPO融资压力将下降,而且银行的放贷能力将加强,现有上市银行的融资压力也将下降,对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都属利好。然而,今天股市仍然非常疲弱,收盘再创今年调整的新低,成交量保持在不到400亿的低位。
今天A股的下跌,一方面是市场悲观情绪没有改变,另一方面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的公告来看,并没有令市场振奋的消息。更何况,在股市持续下跌后,明显的利好会被淡化处理,甚至被当成利空。
从公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新闻稿来看,A股前景是比较乐观的。新闻稿称要“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很明显,经济增长是首要任务,其重要性高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更高于管理通胀预期。经济基本面的利好或利空,未必是股市的利好或利空。以中国12月PMI指标自2008年以来第一次跌破50为例,虽然表示经济将确定地进一步放缓,但同时也意味着调控力度将放松。13日,渣打在最新发布的《全球焦点》年度报告中认为,2012 年全球经济将出现两种速度并行的状况:2012 年全球经济将放缓,西方呈疲弱态势,受此影响,预计中国将在2012年头几个月经历重大的经济降温,但受到大政方针的推动,会出现反弹,中国明年的增幅将从9.2% 降至8.1%。中国经济的这种风险,中央政府不可能不了解,而股市最终将受惠于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放松。
新闻稿还表示,“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十八大的召开日期是明年下半年,则明年上半年经济较快增长,资本市场结束熊市,也是值得预期的。
关于明年的工作任务,会议提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字面意义来看,货币政策和今年一致,不过意义将大不相同。2009年,中国提出要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际是“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央行的各种报告,和央行官员的言论中,从来都是讲“适度宽松”。2011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实际执行为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0月末M2增幅比年初预期的目标低了3.5个百分点),而预计2012年将执行真正的稳健货币政策。
会议提出“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个人理解,“预调”就要在经济进一步下滑前,货币政策及时提出做出反应。另外,由于新增外汇占款将持续维持在低位,则M2中新增贷款的比例将上升,预计商业银行信贷的增长将比较积极。
从目前来看,没有新的重大利好,股市似乎难以实现反转,甚至较大的反弹,似乎都是一种奢望。不过目前来看似乎看不到比较大的政策利好:一是印花税已调到千分之一,而且是单向征收,无法成为调节股市的工具。二是新股目前不可能中止发行。三是不可能重新推出第二个四万亿投资计划,根本原因是目前欧洲债务危机并未全面爆发,而2008年雷曼倒闭后发生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其实在1999年的5.19行情中,2003年第四季度的大盘蓝筹股行情,和去年2319点后的800点上涨,都不是国家政策推动的结果。即使是2005年见到历史性大底前后,也并没有直接的特大利好政策。人民币股改后人民币虽然开始升值,但2008年,2010年,包括今年多数时间,人民币升值的同时股市持续下跌;当时的股改,因为对价太低,市场并未理解为利好。以上数次行情,除了1999年受国外科技网络股行情推动外,都是在股市估值非常低的情况下股市自发产生的大行情。
因此,虽然市场普遍非常悲观,年终资金紧张也可能导致部分投资者抛售股票打压市场,不过这轮下跌应该是2009年开始的本轮熊市的最后一次下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