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新政严格执行更重要


  证监会新掌门人郭树清上任,为市场监管带来新气象。解读四大热点,推出六大举措,无不都一一击中了市场的“软肋”。在郭主席的十大举措中,最吸引人的无疑是分红,从监管部门将其置于首位也可看出证监会对于分红问题的重视程度。

  分红问题之所以能坐上“新政”的“头把交椅”,其实与A股市场“重筹资轻回报”的劣根性有关。错误的市场定位,再加上上市公司错误的疯狂“圈钱”行为,不仅使市场有不堪承受之重,也使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将融资作为第一要务,而将回报投资者往往抛到九霄云外。

  中国证监会表示,将从四个方面提升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回报。具体包括:所有上市公司必须牢固树立回报股东的意识;上市公司的红利分配,属于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重要决策事项;将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利润分配决策过程和执行情况的监管;立即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开始,在公司招股说明书中细化回报规划、分红政策和分红计划,并作为重大事项加以提示,提升分红事项的透明度等。可以看出,四方面措施的针对性极强,特别是对于首发公司的要求,更让市场眼前一亮。而在日前,中国证监会又推出分红细则,直接要求创业板公司将分红承诺写入公司章程,并在招股说明书中做重大事项提示。

  分红新政推出了,分红细则正进一步深化,效果如何当然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从过往的经验看,有了新政策,执行其实才是最重要的。

  以A股市场的退市机制为例。当前A股市场的退市制度形同虚设。是监管部门没有制定出退市制度吗?显然不是。因为在股市诞生20年来,已有40余家上市公司“被退市”。这说明,退市制度曾经还是产生了一定的作用的。但在后来,这项制度慢慢地被弱化了。上市公司为了规避退市,大打“擦边球”,利用资产重组或报表重组等诸多手段,大玩老鼠逗猫的游戏。

  不仅如此,一些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行为,常常蕴藏着内幕交易、信息泄漏等现象。并且由于那些股市“不死鸟”常常遭遇到市场的疯狂炒作,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不断出现,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遭到严重扭曲,也导致了市场投资者信心的丧失。而这一切,显然都与退市制度没有严格执行关系密切。

  中国证监会推出分红新政,是市场监管上的一大进步,也有利于上市公司提升回报股东的意识,同样有利于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但是,如果分红新政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或者被上市公司进行错误的解读,或者监管部门有政策而上市公司亦有对策,那么,分红新政的效果无疑将大打折扣。同样地,分红新政也会变成现行的退市制度一样而失去了新意。显然,这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

  笔者建议,对于那些违背分红承诺的上市公司,中国证监会应责令其及时改正。而最有效的办法,即是将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与其累计分红挂上钩。如此,上市公司的分红才会真正积极起来,分红新政也会得到有效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