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新兴产业招商会剑指5000亿元
作为深圳产业重镇的宝安下一个五年意欲打造新兴产业集群,在“高、精、尖”上下工夫。未来五年,宝安区新兴产业总产值将达5000亿元,初步建成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基地。这是金模网CEO罗百辉从“深圳市宝安区新兴产业招商推介会”上获悉的。
本次招商会重点推介“一个中心、三大港区、五大总部基地、十大新兴产业园区”。据悉,本次招商会共引进83个项目,总投资额达502.6亿元,其中,国内投资项目58个,投资额约为452.6亿人民币;外资项目25个,投资额为7.8亿美元。
大型国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11月27日,赛迪顾问公司发布《大型国有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战略研究(2011年)》,提出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的演变方式及转型建议,为政府及国有企业提供决策参考。研究发现,大型国有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具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产业分布具有层次性和相对集中性,重点集中在中东部,重点产业由东部逐步向西部发展。西部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自然资源和人力成本为主要优势进行分布。
第二,产业转型的战略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逐渐增大。在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大型国有企业进一步认识到新兴产业的战略地位,多数制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逐渐加大了资金、人才、技术的投入,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看好。
第三,产业的发展呈现空间、行业和企业格局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空间格局,体现行业的差异性和各自企业之间的不同特点。如国有企业在三北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很大,呈现空间分布相对聚焦的地域性特点。
第四,产业集中度、竞争力不断增强。大型国有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份额和产业集中度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不断增强。
种种迹象显示,明年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将是一个较大概率的事件。而在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年经济“稳增长”或将得以提升。
事实上,目前高层的一些表态也显示出一些端倪。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11月21日举行的第22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上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确保经济复苏是压倒一切的任务,不平衡的复苏比平衡的衰退要好。
但就经济所处的现实环境而言,此次很难寄望政府再次采取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措施。金模网CEO罗百辉认为,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和竞争力,仍将是明年经济发展的主线。政府有可能会进一步出台政策措施促进十大重点产业发展,进而促使其成为工业增长的有力支撑。与此同时,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将逐步脱颖而出,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表示,中国宏观经济正处于一个两难境地,既不能松也不能紧。在这样一种困境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中国经济的唯一出路。只有如此,提高经济的整体效率,才能既不会爆发恶性通胀,也不至于“硬着陆”。
十大重点产业或二次发力
为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出台了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从当前十大重点产业的发展状态来看,规划对解决国际金融危机下的短期困难已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成为拉动我国工业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性力量。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一位专家指出,对中国经济而言,在产业结构调整没有完成、新的经济增长驱动力还没有出现的背景下,原有的经济驱动力不应当被弱化。对十大重点产业进行规划有利于维持“十二五”期间中国工业的平稳增长,并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初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时,客观存在“保增长”和“调结构”目标侧重问题。目前看来,我国经济长时期保持高速增长后必然会出现一段时期的增速回落,我国工业也将步入中速增长阶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应该成为未来政府政策的重中之重。
上述专家指出,产业政策是政府介入经济生活的重要杠杆,但经济发展至今,政府在实施产业政策时应该防范因为过多依赖行政手段而造成对市场机制和竞争秩序的破坏,从而对经济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据了解,下一阶段,相关部门或将评估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执行情况,对现有政策适当调整,制定新的产业发展专项规划,避免因为政策的突然退出,导致企业无所适从。但在新的专项规划中,更侧重于加快体制改革、完善市场机制等手段实现产业政策的目标,并尽量避免采取过多的行政干预措施。
战略性新兴产业走上前台
为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寻找支撑下一轮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抢占下一轮产业发展的制高点,目前世界各国纷纷提出要把发展新能源产业、推行低碳经济等作为应对经济危机、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我国也提出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短期来看,新兴产业还难以取代传统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但毫无疑问,战略性新兴产业正逐步走上历史舞台,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所言,中国经济发展即将由低成本要素驱动阶段,迈入生产率和创新驱动的阶段。新阶段,创新是结构升级最有力的引擎。必须克服困难,依靠创新,坚定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走出一条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科学发展道路。
金模网CEO罗百辉指出,伴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实施细则的逐步出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进一步获得信贷、税收等政策支持。事实上,现实发展环境也迫切需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走上前台,这事关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局。
具体而言,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和节能环保或许会走在发展的前列。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深入百姓生活,从而决定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具备了相当大的市场空间。“一代材料、一代装备、一代产业”,作为整个工业发展的基础,新材料有必要走在发展前列。而在应对气候变化已成全球共识的背景下,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也具备了深厚的发展基础。
市场在小幅反弹后再陷胶着状态,对此,部分基金经理认为在政策难以实质性放松的前提下,市场短期内或将维持震荡走势。而从中长期来看,新兴产业板块的投资机会仍然是基金竞相把握的重点。
金模网CEO罗百辉认为,未来10年中国最大的结构性投资机会。而发展初期,新兴产业广泛分布于能源、交通运输、材料、电子信息等基础性行业中。由于政府不断出台支持鼓励和优惠补贴政策,中短期内,行业需求爆发性增长而供给不足,因此行业成长性和公司业绩的预期都将迅速提升。罗百辉表示,今年陆续发布的七大新兴产业规划,可以看做是继2008年四万亿元投资和2009年十大新兴产业规划之后的新一轮经济刺激方案。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有关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的一系列规划由于其刺激增长的本质以及对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将使其被视为新一季的政策红利而备受期待。
不少基金分析师认为,目前市场重归震荡,而在政策出现实质性放松之前,周期性行业缺乏弹性,市场机会主要在于业绩稳定增长而估值合理的新兴产业板块和大消费行业。
华宝兴业新兴产业基金经理表示,目前市场的主要问题是,国内的通胀等宏观形势持续影响着市场情绪。尽管政策紧缩后经济已明显降温,CPI将逐步回落,但政策超调、资金紧张等可能出现的因素使A股短期风险仍存。而从板块上看,中小盘股前期经历了较大幅度反弹后,近期又出现明显调整,其中基本面良好、业绩超预期的部分优质个股已回调到合理估值水平,具备了一定的投资价值。
“自10月底以来,基于预期政策微调而引发的反弹行情基本告一段落,近期市场将继续呈现震荡疲弱的态势。但由于此前估值已经反映悲观预期,调整的空间也有限。在政策出现实质性防松之前,周期性行业缺乏向上推动力和弹性,市场机会主要在于业绩增长稳定而估值合理的大消费行业和政策导向明确的以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成长性公司。”天治基金如是表示。
持有类似观点的还有华安科技动力拟任基金经理。其指出,新兴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转型的引擎,未来仍将不断受到政策的鼓励。他表示,对新兴产业的投资重在分析其真实需求拉动带来的成长性,尤其要注重具有产业链深度和广度的行业性投资机会,避免故事型的泡沫化投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海洋工程、节能环保、信息产业等产业链价值重构行业或实现技术升级的先进制造业将是重点关注的方向。
宝安新兴产业招商剑指5000亿元 大型国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评论
1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