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融资渠道
一、融资渠道
1、国际融资机构
1997年,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登陆中国。相关部门同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共同开发和实施了“世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在北京森、辽宁、山东成立了示范性能源管理公司。运行几年来,3个示范合同能源管理公司项目的内部收益率都在30%以上。
世行通过国家节能中心介入的第三期贷款的银行为:华夏银行、进出口银行(政策性银行)
世行贷款的要求:必须为国家十大重点工程项目
(1) 受益企业应投入不少于项目总投资的30%;
(2) 大中型工业企业(节能服务公司必须有一定的资金量);
(3) 有独立的法人
考察三个方面:项目是否合理——企业是否合理——能产生多少环境效益
2、中国节能减排专项资金(CHUEE项目)——国际金融公司
国际金融公司将资金转贷给国内金融机构,然后带给市场营销伙伴
要求:在6年内完成2000万吨二氧化碳减排量;受益企业投资额不少于项目总投资的20%;5年以内220-4000万元
合作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不限于10大重点能耗项目)
3、中法绿色信贷项目(技术援助、认可的技术方案——评估委员会)
法国银行主要支持“小而美”的项目
合作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总结:
4、亚洲银行提供贷款支持项目
3——5年
国家财政资金扶持
包括:政府贷款;财政补贴;财政资助;贷款奖励。
5、国家政策性贷款
国家开发银行(大型产业型集团如:山东煤矿集团、南京水泥厂等等),进出口银行
6、银行金融机构贷款
兴业银行:
节能技改资金(生产企业);
节能服务商或能源合同管理公司融资模式(封顶管理);
买方信贷模式;
公共事业服务商模式;
设备供应商地产模式;
设备融资租赁模式;
碳金融模式(能耗单位)。
北京银行:
碳贷通、碳险通、碳责通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单笔额度不超过4000万,7年,0.5的财务顾问费,0.65财务损失费,技术援助(国际金融组织,法国银行),贷款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交通等方向。
光大银行(苏州)
“光合动力”——“节能通”
总结:考核两个方面(1)技术承诺;(2)资产状况
7、非银行金融机构
风险投资:合同能源管理+能效占50%
私募股权投资:本土造,海外派
投资基金:——
中国绿建节能减排基金;
广东绿色产业投资基金(LED绿色照明);
中国节能减排产业基金(高尖端技术);
首发国内第一支合同能源管理基金(通用公司,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交通);
光华节能减排基金(团中央)。
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融资租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