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执行偏差调整法——管理咨询专家秦超绩效管理系列文章五
一、为什么要调整目标?
1. 员工对于目标的执行能力差
在中国各个企业中都会大量存在目标执行偏差的问题,一般表现为:年初定下的战略目标,年底就泡汤了。类似问题的存在,有员工对目标执行能力的问题,但也有一些不可预见的其他相关客观因素。
2. 制定年度经营计划目标的科学性差
中国企业在年度经营目标的制定上,很多没有科学化的数据统计,一般是根据以往的经验以及上一年度的经营情况而定。
3. 外部因素变化不可控
另一方面,中国的市场很多行业还不成熟。市场、社会、受众甚至整个经营链条都处在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中生存。很多外部因素都是企业自身史料未及的如:市场变化、政府扶持力度减小、金融危机、行业整体低迷等。
因此,在员工绩效考核当中,这些不可预见因素就影响企业绩效工作的展开。
二、 调整目标与目标不变的绩效调整
因此,管理咨询专家秦超老师认为必须对指标进行有效调整。这里我们主要讲两种调整方法。我们经常运用的基本都是第一种方法,即指标、权重调整法。
但是很多老板都不想随便变动自己的年度经营计划目标,执行部门负责人也怕自己抽自己嘴巴,当初立拍胸脯、立誓言:“保证能完成”、“放心交给我吧”等等诸如此来的豪言壮语,现在由于自身执行和外部因素的影响达不成目标。
这样我们就要变换一种调整方法,真实的反应市场及外部影响因素,即:系数调整法。
三、 方法一:KPI指标及权重调整法
1. 自上而下调整原则
KPI指标调整是人力资源绩效模块中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在每一考核周期后,各部门主考人及人力资源部都应对上一考核周期存在的考核问题进行总结,分析考核中的问题,对绩效结果的平衡及公平性做出判断,与被考人进行绩效访谈,从而优化调整指标及权重,使之更加适用于当前绩效考核工作,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经三方协商后,上报绩效管理委员会审批。
2. 自上而下调整原则
公司在制定绩效考核指标时,被考核人同意考核设定的指标并保证完成。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发现,远远达不到当初承诺的完成量。在这种指标结果并不可控的情况下,被考人可以申请复议。即:一段考核周期结束后,由被考人与直接主管上级,研究改善方案加以解决,并将处理意见及处理情况填入《绩效指标及权重调整申请单》上报相关领导审批。
自下而上指标及权重调整原则:
1)各子公司高层领导的绩效指标需要调整时,需由本人填写《绩效指标调整申请单》,报人力资源部审核,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审批。
2)集团总部各部门负责人的绩效指标需要调整时,需由本人填写《绩效指标及权重调整申请单》,报人力资源部审核,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审批。
3)集团总部各部门基层人员的绩效指标需要调整时,需由本人填写《绩效指标及权重调整申请单》,报所属部门负责人、人力资源部审核,绩效考核执行小组审批。
3. KPI指标及权重调整注意事项
1)如无需调整的,按照上一考核周期执行。
2)周期调整不宜频率过快,指标调整不宜过多,权重调整不宜过大,应循序渐进。
3)所有绩效指标调整的实施,应在下一考核周期开始,不得在绩效考核周期内对执行过程中进行调整实施。
4)所有指标应均来源于《绩效考核指标库》。
5)指标及权重调整后的新《绩效考核表》,需相关领导审批后执行。
6)所有调整后的目标,均需在1个工作日内将新的《绩效考核表》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绩效指标及权重调整申请单
编号:
单位
|
部门
|
目标类别
|
目标名称
|
原目标值/权重
|
要求调整值/权重
|
|
|
|
|
|
|
调整原因
|
申请人: 日期:
|
||||
部门负责人审核意见
|
审核人: 日期:
|
||||
人力资源部审核意见
|
审核人: 日期:
|
||||
绩效管理委员会审批意见
|
批准人: 日期:
|
7)
四、 方法二执行偏差系数调整法
1. 执行偏差系数调整法实施
根据市场环境、行业发展状况、区域状况以及相应的产业政策,进行相应的补偿性执行偏差系数调整,从而达到在不调整整体目标的情况下,达到绩效考核评估目的。譬如在严重影响产业发展、行业发展的金融危机之下,市场环境恶劣,行业受到巨大影响。员工远不能完成目标,薪金受到很大影响,从而影响工作积极性,使公司蒙受损失。
2. 执行偏差系数的举例说明
甲公司员工在正常年份月薪1万元,最近由于受到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出口滞销,国内消费低迷,整体行业都如此,员工只能拿到原有薪金水平的一半,即5000元月薪,如果不实施执行偏差系数进行补偿,很多员工会跳槽,从而影响旺季到来人员的紧缺。因此,如果考虑单个因素市场环境,则月薪=5000*1.2=6000元。如果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很差,用系数1.2,权重50%,行业环境较差,用系数1.1,权重50%,则月薪=5000*(50%*1.2+50%*1.1)=5750元。
3. 执行偏差系数的影响因素表(案例)
|
市场环境
|
行业发展
|
区域状况
|
产业政策
|
合计/备注
|
权重
|
|
|
|
|
100%
|
很好
|
0.8
|
0.8
|
0.8
|
0.8
|
|
较好
|
0.9
|
0.9
|
0.9
|
0.9
|
|
正常
|
1
|
1
|
1
|
1
|
|
较差
|
1.1
|
1.1
|
1.1
|
1.1
|
|
很差
|
1.2
|
1.2
|
1.2
|
1.2
|
|
销售相关部门
|
市场环境
|
行业发展
|
区域状况
|
产业政策
|
合计/备注
|
权重
|
50%
|
10%
|
30%
|
10%
|
|
分值
|
|
|
|
|
|
权重*分值
|
|
|
|
|
|
生产相关部门
|
市场环境
|
行业发展
|
区域状况
|
产业政策
|
合计/备注
|
权重
|
40%
|
10%
|
40%
|
10%
|
|
分值
|
|
|
|
|
|
权重*分值
|
|
|
|
|
|
采购相关部门
|
市场环境
|
行业发展
|
区域状况
|
产业政策
|
合计/备注
|
权重
|
40%
|
40%
|
10%
|
10%
|
|
分值
|
|
|
|
|
|
权重*分值
|
|
|
|
|
|
注:以上系数根据不同发展情况,应即时调整或取消
秦超
2011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