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是共和党经济政策的替罪羊


  有记者就读书问题对我做了一番采访。我的回答是:读书要读好书,不要读坏书。人的基本问题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对此,各种宗教和哲学无不认为主体只能符合客体,而不是相反让客体服从主体。如果主体对客体的认知是错误的,那么,作为知识的作用,实践起来自然会错误百出。所以要读好书,不读坏书。

  其次,好书要反复读,带着问题读,由此才能建立对客观实际的正确认知。只读书不思考,书读得再多也没用。充其量是个知道分子,而不会成为知识分子。所以,不在乎你读了多少书,也不在乎你有多少藏书,而在乎你对好书的理解是否到位。人生苦短,凭借间接经验根本无法让你建立起自己的主观认知体系,更不能从中受益。

  谈到推荐好书,对所有人来说,我推荐托尔斯泰晚年用了15年写成的《生活值得过吗》,其中汇集了两千年以来世界各民族的智慧精华,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不可多得的好书。比如说,书中引用中国先贤的说法:只有善良之心不足以成为好人,智力健全也只是成为好人的一个条件,关键是要看他心中是否树立的对别人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信念。

  对知识界人士来说,我推荐了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这本书会告诉你明朝灭亡的原因就在于读书人只在乎一味的主观冥想,而不能理论联系实际。自明末以降,中国学术的主潮是:厌倦主观的冥想而倾向于客观的考察。

  回到正题。说读书要思考,时下经济学界有一个热门话题:曼昆下课。学生们之所以抵制曼昆,主要理由是这位共和党的智囊太过对富人的关注,而忽视了穷人。其实,曼昆的经济学主张是里根经济学的延续。里根主张对富人减税,曼昆如法炮制。里根强调一个人的消费可以带动另一个人的就业,描绘了对富人减税可以振兴美国经济的蓝图。但是,由于美国一直在流失制造业比较竞争力,富人们消费再多,也阻止不了美国制造业生产力外流,于是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穷人无法从对富人减税的政策中受益。

  接下来的思考是,如果曼昆是错误的,那么,共和党的经济政策就是错误的。面对下届大选,这显然对共和党谋求政党轮替重新执政是非常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