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国内柴油供应紧张问题危及农业用油,发改委于10月29日约谈了两大石油集团,并要求两大集团加大敏感及库存薄弱地区的资源投放,切实保障农业“三秋”生产等重点用油需求。
发改委出面解决柴油荒问题一定会有效果,柴油荒也一定会得到缓解。这不,11月2日两大石油集团均在官网首要位置披露已采取多项举措保供。中石油在其网上首页首条以“中国石油部署进一步稳定柴油供应工作”为标题提出了三条措施。
然而,细细分析两大石油石化集团的所谓新措施,其实是老生常谈。从9月底开始的这轮柴油荒伊始,两大石油石化集团基本上都一直在讲:不存在限制供应,炼油厂开足马力生产等等。而实际情况是,民营加油站一直无柴油可加,不但给民营加油站造成经营困难,更重要的是严重耽误了“三秋”大忙季节的农业生产运输、电煤运输以及其他生产运输。特别是“三秋”生产季节性非常强,许多农作物季节不等人,一旦气温逐降,因为运输问题可能使得许多农作物坏在地里,同时耽误秋播秋种。就在前天,笔者在中原某地一加油站看到无柴油的牌子,许多货车司机只能无奈离去。
发改委终于出面约谈了虽然是件好事,但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比如,柴油荒已发生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正是“三秋”最为关键时期,而发改委却在柴油荒发生一个多月后才出面“干涉”,似乎迟滞一些,应急反应若再及时一些更好。
更加需要反思的是,柴油荒已经不是第一次,近几年几乎是年年闹油荒,今年油价一下调,油荒就出现,更加引起社会关注。每年的油荒都对工农业生产造成很大伤害,今年尤甚。目前,我国经济外围受到欧债危机、美国经济低迷影响外需持续下降;内部受到经济痛苦转型和主动调控使然,对经济增速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伴随着通胀居高不下,使得宏观经济面临着两难困境。在中国经济困难时刻,两大巨头导演油荒,不但是缺乏社会责任的表现,而且是只顾个体利益而不顾国家经济大局的行为。当然,两大巨头作为企业考虑自身利益和效益无可厚非,也是经营者最为起码的职责。但要认识到,两大巨头不是一般的企业而是国有垄断型企业,国家赋予其石油开采、进口、炼制、批发以及零售的垄断地位,目的是为了确保石油供给安全和秩序。在企业内部利益与宏观经济大局、消费者利益、特别是农业生产“三秋”大忙季节发生矛盾时,应该自觉顾全后者。这是国企性质所决定的,这是国家赋予垄断地位的要求。
约谈虽然可以缓解油荒,但可能只是一年一时的权宜之计。要根治“油荒”,必须拿出比约谈更加强硬的手腕和措施。应急措施不妨拿两大石头集团掌门人的乌纱帽是问,不能保证“三秋”柴油供应的,摘掉两大石油集团掌门人的乌纱帽,只需这一招就灵。从长远看,逐步打破两大石油集团的全方位垄断地位,比如:两大石头集团从成品油零售领域彻底退出,零售环节彻底民营化。同时,逐步放开石油进口、炼油等环节。这是解决油荒的治本之策。
没有比约谈更强硬措施治不了油荒
评论
1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