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有一部好的宪法和一套好的法律是不够的。只有确定法律在社会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全心全意地贯彻法律、执行法律,才是法治和政局稳定的根本大事,才是建立一个更公正社会的必由之路。只有政府和民众双方都按法律办事,法律才能真正地具有公平性、权威性、道义性和神圣性。法律必须成为双面刀刃,既约束政府,又制约个人,法律才会真正地具有权威性。
曹立群:改变美国警察执法的三大案例
【专题· 见死不救】
面对丑陋的社会现象,需要有勇气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拒绝冷漠,拒绝邪恶,拥抱善良,拥抱阳光,不能让某些扭曲的社会现状扭曲了自己的道德观念,坚持作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事情。
青羊东东: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了
一个弱小的生命独自面对人性恶最致命的摧残,孤立无援,在绝望与无助中面对死神的冷酷。一个两岁的幼童不知道原来社会这么冷血和残忍,她也不懂该如何去谴责,或者她根本也感受不了,根本无法理解也无法真正反应,她什么都不知道,也来不及反应,在众人冷漠的注视中,邪恶在天空狞笑,正义和怜悯荡然无存。
大侠尼采:从小悦悦的事说起
英国设有“见死不救罪”,规定一个人“没有对涉险人士予以协助”,就会面临法律的惩罚。新加坡则建立了这样的惩罚机制:如果获助者事后反咬一口,则必须亲自上门向救助者赔礼道歉,并接受其本人医药费1~3倍的罚款惩处。那么,对于相关机构或部门,是否也应该建立一定的法律法规呢?
整个事件残忍冷血、令人发指的程度叫人不禁毛发倒竖。如果说肇事司机碾过孩子并逃逸叫做丧心病狂的话,后面漠然走过的十几名路人就是行尸走肉。尤其是那个带着小孩路过的妇女, 看着躺在血泊中的幼童,那种无动于衷、那种扬长而去,叫人不禁发问: 你的孩子看见了地上流血的小朋友,你不上前救助,你怎么解释给你的孩子?
岑杰昌等:追踪无人施救的女童
当思想被形塑,当意识被操纵,精神就慢慢退变虚空,最后剩下的只有麻木,永远的愚昧和羸弱。
寒江雪:拿什么拯救你,灵魂?
并非我不爱这个民族,并非我痛恨这个国家,强国梦想将我们的视野变窄,当我们将一切目光都汇聚到政治与经济,当我们不顾一切地去追崇那些个看得大伙儿眼睛发红的数据之时,这个社会除了名利,还有什么值得推崇?
【语录·观察】
不敢说真话是个人的耻辱,不能说真话是时代的耻辱。这使我想起托马斯.潘恩曾说的一句话:一个人已经堕落到了宣扬他所不信奉的东西,那么,他已做好了干一切坏事的准备。
吴敏:喊向执政者的谔谔之言
近年来,国内发生的好些事,往往其他媒体没有任何报道,只有环球时报一家每每以评论文章的形式提到该事,文章里判断多于陈述,定性多于说理,居高临下多于平易近人,而眼下,全国新闻战线正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央领导早有指示,媒体要“防止居高临下,自说自话”。
牛克:陈光诚是谁?
只有坚持百年意志,吸取百年教训,传承百年精神,担负百年责任,不幻想、更不质疑,才能走出辛亥革命之桎梏,走进辛亥革命之内核,真正从辛亥革命的百年历史中汲取我们今天所需要的勇气和力量,将改革之路坚定地走下去并且一路走好。
李天军:百年辛亥之历史价值与共和精神
成吉思汗一生在马背上不停杀人、屠城、灭国,他到底杀了多少人,无法统计,按当时的人口比例来算绝对古今中外排名第一。他的口号是:“人类最大的幸福来自于胜利,征服你的敌人,追逐他们,夺取他们的财富,让他们的爱人流泪,骑他们的马,拥抱他们的妻子和女儿。”这就是被毛主席称为风流人物的人。
东方分析:对毛主席所说的“风流人物”的质疑
真的,立幸福纪念碑远不如开放地摊经济;无证经营,总比携巨资闹移民要好得多。危乎哉,坠毁在即头朝下兮,没有民主可奈何?中国,中国,权返民兮,文明千年莫陨落!
道宁:江湖雀语:今日新闻说坠毁
【语录·争鸣】
政治体制改革迟迟启动不起来,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一些人还在为现行政治体制进行狡辩,不就证明发生“文化大革命”的“种种历史原因”还没有消除吗?在没有消除的情况下,奢谈什么“文革”的终结,只能麻痹人们的思想意识。
passe01:“文革”真的“终结”了吗?
经济和政治这两个方面的改革应该配合起来推进:一方面,从一个由行政权威控制的计划经济转变成一个自由交换的经济;另一方面,就是从行政命令支配的经济、政府机关和党政官员的自由裁量权特别大的命令经济,转变为一个规则透明、公正执法的法治经济
吴敬琏:中国模式,还是过渡性体制?
权利从来不是施舍品,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权力可以被垄断,但正义就在每个人的手中。一个勇敢的人首先是一个自我拯救者,无数勇敢的人就是一个公民社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不打碎鸡蛋就无法做煎蛋”,从枪到玫瑰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而不幸的是,枪是永远也无法绕开的起点。
杜君立:枪与玫瑰
和尚放弃了对信仰的坚守,就会像任何政治人物放松了对自己的政治信仰的坚持一样,变成具有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人,就会违背自己的宗教属性,热衷于在纷繁多姿的现实世界实现自己的“欲望”,比如权力欲、金钱欲、性欲等等。
民国立宪之乱留给我们中国人的最大教训是:当我们的潜意识中的“权威信仰”还依然挥之不去时,我们的意识中的“制度信仰”却已经召之即来,结果自然是潜意识压倒了意识,“权威信仰”坚定不移地压倒了“制度信仰”。资中筠说:“比起上一辈,章太炎、胡适先生,我自己就是一个野蛮人”。似乎可以说:上一辈和这一辈其实都是野蛮人。中国还远没有进入“传统启蒙者”认识到自己需要被启蒙的“新启蒙时代”。
方绍伟:中国人是不是忠君?
事实上,“选举仪式化”做为庄家故意回避的真实存在,它的前提是规则已经成为替庄家泄欲的工具。当规则沦为庄家的工具时,它的唯一作用是确定合法性,但这种合法性只有纸面上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下,选举已经成为孤魂野鬼,只有在唬弄参与者时才会羞答答地祭出它来,装神弄鬼地折腾两下,其目的不外乎是强调名正言顺,但目的却是为被选举者代表别人打下伏笔。
菁菁远山:“全票当选”只具有娱乐价值
【语录·周边风云】
从战略上,中国外交缺乏基本的国际正义,在国际道德制高点上缺席。中国向来以“不干涉内政”为由,不介入别国内部事务。然而,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一个国家的民主转型仅仅是在一个国家内部解决的,在二战之后的世界里,找不到一个国家如此。在一个国家发展的关键时刻,你居然能够缺席,那么,你还有什么是不能缺席的?
袁铁成:缅甸凸显中国“无正义外交”的尴尬
外交当然不是逞口舌之快,当然不是吃口馒头赌口气、立马要争一个你长我短,但是,人家对你的警告屡屡置若罔闻,人家屡屡拿你开涮,人家已经骑在你的脖子上拉屎屙尿为所欲为了,你还在那里口水喷喷,没完没了地喊着“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你不觉得这很有点自欺欺人吗?
西蒙周:中国的友好邻邦都怎么了?
【本期封底】
这一场浩劫,对所有中国人而言,恐怕都是一场深刻的教训。就不知所有善良的中国人,是否因此而长了记性,变得多了一点聪明。所幸的是,殷鉴不远,就在四十年前,经历过那一场旷世劫难者,如今尚有几亿人健在,情景历历在目,难以忘怀。所以一旦获悉又有权力者在劝阻人们只能读这种书而不能读那种书,只能看这种电视而不能看那种电视,只能唱这种歌而不能唱那种歌时,我等过来人就不能不分外引起疑虑。不论主事者的理由多么冠冕堂皇,但由一个或几个脑袋包办代替十三亿脑袋去思考的事,已被证明只会酿成民族的灾难;全体中国人的思想被一人主宰的时代,决不能再让其重复了。
老知青:浩劫是怎样酿成的?
(“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