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经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副局长李青证实,自今年上半年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接到举报后,已经着手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涉嫌价格垄断案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宽带接入及网间结算领域是否利用自身具有的市场支配地位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市场等行为。据了解,如事实成立,两家运营商或将领到《反垄断法》出台三年来的首张罚单,其额度有可能达到数十亿元。
通信行业作为中国七大国有资本垄断行业之一,一直处于高度垄断状态。在此次被进行反垄断调查的宽带接入及网间结算领域,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以500亿和近300亿元的年收入占据互联网接入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当然,规模巨大并不意味着垄断行为的成立,但具体观之,在宽带接入领域,95%互联网国际出口宽带、90%宽带互联网接入用户、99%互联网内容服务商,都掌握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手中,且由于中国电信宽带接入及网间结算领域对其竞争对手采用区别定价,导致部分运营不得不通过“穿透流量”的方式接入中国电信骨干网络。这一行为已经严重涉嫌利用自身具有的市场支配地位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市场。
通信行业的高度垄断状态,还使得中国的互联网接入速度大大滞后于发达国家,依据2011年蓝皮书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我国宽带上网平均速率位列全球71位,不及美国英国日本等三十几个经济合作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1/10。但是,平均每秒1兆的接入费用却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3-4倍。市场不能充分竞争,坐享渔利的两大通信企业却让网民为自己每年高额的利润埋单,这种不公平的交易行为已经延续了多年。
另一方面,包括通信、石油、石化、冶金、煤炭、交通运输和电力系统在内的几大高度垄断行业,不但因为阻碍竞争,从而造成消费者的负担加重,而且因为垄断企业的高额利润和失控的收入分配监管,加剧了整个国民收入的不公平程度。据2010年11月26日财新网报道,在11月25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并购年会上,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会长邵秉仁称,目前七个垄断行业职工占全国职工人数的8%,而工资和福利收入却占全国总额的50%以上。
因此,无论于国于民,破除上述几大行业垄断的呼声已是此起彼伏、人心所向。不过,改革的愿望和改革的成效是否能够相携,还要看具体的博弈过程。以此次被进行反垄断调查的通信行业来说,通信行业属于典型的行政垄断,即使按照三年前颁布的《反垄断法》来看,反垄断执法机构在确认垄断事实之后,也只能“向有关上级机关提出依法处理的建议”。而在石油、电力垄断行业更有《反价格垄断规定》,规定与百姓生活密切的水、电、气、成品油等商品价格由政府定价,“不在其监管范围之内”。
在反垄断方面,从态度严厉的欧盟到同样频频启动反垄断调查的美国,《反垄断法》都是一柄最重要的利器。但在中国,立法上却给了规模庞大的行政垄断以可乘之机,这一点从2008年8月1日实施《反垄断法》以来,消费者对通信、石油、电力等行业的反垄断起诉均未获得良性反应也可窥见一二。而如果回归到具体的行政层面,兼具自身领域的庞大资源和副部乃至部级待遇的垄断国企,在应对仅仅来自民间的反垄断声音时,更可以做到完全充耳不闻。此次由国家发改委启动针对两大通信公司的反垄断调查,固然值得称道,不过我们更关心的是,在行政层面是否真的拥有一个独立的、服务于反垄断调查的组织和力量。否则,如果没有切实的反垄断力量作为后盾,仅仅因为行业内部博弈而促成的一次反垄断调查,恐怕也只是昙花一现。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观念深入人心,各行业的充分竞争也助推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升和国家财力的渐长。然而,在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一些岌岌可危的国企开始借助行政垄断不断做大,这既伤害了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也加剧了国民的负担,成为一个个吞噬国民利益的巨大利益集团。要破解这一局面,必经的一个过程就在于破除各大行业的行政垄断,还市场一个公平竞争的大环境。相信唯有如此,从市场到个体,再到国家本身,都才能更好地获得发展空间。
来源:南方都市报
行政垄断害国害民,破除大业任重道远
评论
1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