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会人事调整结束,一行变动还存在变数


   周末中国金融高层人事出现密集变动,主要集中在三会即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其中原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出任银监会主席,原职位为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接任,而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因为年满65岁,达到正部级领导的退休年龄,保监会主席吴定富也因为同样的原因离任,而接任者为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项俊波。

   我们通常所讲的一行三会即央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现在已完成三会人事调整,而一行指的就是中国人民银行,目前的人事调整还不明朗,还存在很大的变数。据我分析可能是现任行长周小川年龄还没有到,1948年出生,2013年才满65岁,同时观察周围部长的情况可知,比如尚福林,吴定富等等都是满65岁才退休,所以如果不是因为特殊原因,比如当局对当下金融工作不甚满意外,一般不会提前调整的,当然周行长还是比较特立独行,比如在一些民间或者学院派论坛上常见到他的身影,虽然语言非常谨慎,但是一旦像是省部委正职很少出现在非官方的论坛上,不知在这方面高层有何看法和想法?同时明年本届政府任期并未结束,到后年也就是2013年本届政府任期才届满,届时温家宝总理也将离任,而彼时周小川行长年龄也正好到号,我想周行长或许到那时才会离任。

    据最近的媒体报道或是吹风工行董事长姜建清有望入主央行,但我想还没有这样的先例.从前几任央行行长的经历以及金融工作实践出发,我认为若想成为央行行长,必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丰富的经验和不错的业绩,特别是要具有极高的理论素养,造诣以及在央行要历练多年,因为央行的最重要的工作应该是审时度势,制定和运用好货币政策,货币工具,同时拥有多年的央行工作经历意味着对央行的运作流程和程序比较熟悉,能更快的适应角色,更好的开展工作,比如前任行长戴相龙先是地方商业银行银行行长,后成为央行副行长,行长,而现任周小川行长,先后担任建行行长,央行副行长,外管局局长,证监会主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所以从这些人的发展路径上看我认为要先出任央行行长,必须先后担任央行副行长,外管局局长,以及证监会主席三个领导职务,这样才会对整个国际,国际金融比较熟悉,才会在金融操作上游刃有余,而姜若调入央行或只能成为第一业务副行长(因为需要一个过渡,很少直接从商业银行直接入主央行的,同时其年龄(1953年出生,年后就59岁)也不容许他再担当大任,而到两年后周卸任后,其已经60岁了,勉强只能干完一届,从这个角度考虑中央也不可能让其任行长,而副行长或许他自己不情愿,因为建行行长,农行行长都分别任重要职位,而工行的业绩有目共睹,比建行,农行等其他商业银行的业绩要好,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归属,他不会轻易离开工行,这也注定其可能一直干到退休,相反之前我一直看好现任副行长易纲老师,曾长期在央行多个部门工作,先后出任货币政策司司长,外管局局长,央行副行长等,学术造诣深,温文尔雅,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的背景,是公认的学者型官员,而同时郭树清老师出任证监会主席,也为央行新主人增添变数,一般来说证监会主席是最有可能成为下任行长的,正如财政部部长一般由国税总局局长接任一样,路径非常固定,而且易纲,周小川,郭树清三位老师以前合作就很不错,,在年轻时曾共同深入的研究讨论经济问题,比如在国家体改委一起共事时,比如当年在浙江莫干山中青年学者会议的激烈讨论中,比如在许多的文章里,都能看到他们共同的名字或身影,而且易纲,郭树清老师在年龄上更有优势一些,学术造诣更甚姜建清一筹,也许姜在金融操作上更胜一筹,或许业务副行长更适合,所以我认为郭树清,易纲两位老师或更靠谱,但相对来说易纲老师缺乏证监会主席职务的历练,所以可能在宏观操作上会腼腆些,可能没有经过多个重要职位历练后领导操作大气,果敢,甚至霸气一点,同时郭还具有领导绵柔的一面,因而在我看来经历短暂的证监会历练,郭树清老师或许在两年后执掌央行,易纲或许仍为业务副行长,成为其左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