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客的烦恼


  作为一个当代人,你要是不加入几个组织成为其会员你都不好意思上街。甭管在什么消费单位门口,服务人员一句“先生,您有会员卡吗?”虽没有涉嫌歧视的意思,但没卡者一般总会感觉一点点卡——哦,没有,内个…有会员卡能优惠么?接下来服务人员就会抛出一个颇具潜力的不明诱惑——会员有积分啊,到时候可以兑换好多东西呢!

  于是,基于“会员有积分,积分能兑换”的谆谆教导,你便很轻松地成为了一个庞大消费组织的一员。然而,找到组织的归属感和优越感并不会持续太久,在“到时候”兑换东西时,作为有卡者往往仍会感觉一点点卡——作为组织的商家会对积分规则进行适当修改调整,给会员们的期待打个折扣啦、清个零啊什么的。比如,当一项活动结束,那些曾实施了“积分兑换计划”的商家,像什么银行、移动通讯运营商、商场超市、网络购物商城等,都会向自己的会员(积分客户)发出“爱心通告”或“温馨提示”:积分兑换火热进行中,截止日期X月X日,如不兑换,将视为自动弃权,积分将自动清零!

  通告内容的不容协商及巨大的胁迫性,在把积分客一个个催动起来的同时,又将“爱心”和“温馨”一举“清零”。命运已掌握在他人手中,若不在特定的时间里对手里的积分采取特定的行动,你辛辛苦苦一年的积分就注定要白瞎——不是交换意义上的贬值,也不是股市意义上的套牢,而是法律意义上的判处死刑。利润要追求最大化,资源要得到最合理的配置,商家要效率要得正大光明,你总不能因为人家给了你积分而你不用人家再要回去就说人家不公正吧!

  那就赶紧兑换吧!可是在特定的规则之下,积分客的兑换行动还是会遇到特定的麻烦:凡兑换商品,基本上为特定商品;凡是看上的兑换商品,基本上都缺货;凡积分不足,基本上得刷卡再买些没用的商品凑点;凡兑换到的商品折价基本上都比市场上显得贵;凡遇到兑换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基本上都享受不到三包服务;凡遇不满意向商家理论,基本上会惹一肚子气……最后,凡遇到上述特定麻烦的积分客,基本上多多少少会让积分卡积出点毛病来。

  果然是买的不如卖的精,天上不会掉馅饼。有人批评说:活该,谁让你积分来着!贪小便宜吃大亏了不是!可话不能这么说。纵然是“贪小便宜吃大亏”,但积分兑换这事,消费者所要获得的东西,不是“贪”的,而是商家答应的,本质上这是一种权利,而非“便宜”。况且,就算贪小便宜是人普遍有的不太好意思的本性,而见利忘义也是商家大都无法克服的内在冲动,但就积分活动而言,后者的获利动机怎么说也不能成为前者“吃大亏”的借口呀!这就好比是偷窃,失主有不小心的成分在,但这不是偷窃存在的原因,别忘了“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的告诫——也就是说,与其责怪消费者贪小便宜,不如下点功夫去抓那些根本就想让人吃大亏的窃贼。

  当然,商家搞积分促销活动,即使都是为了自家利益,也不是不可以搞,只要真正顾及消费者的利益,将“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小便宜实实在在地送给消费者,也算是好事。就像有人评价的,活动搞得好坏,并不完全在活动本身存在不存在问题,关键在搞活动的商家是否真的想把活动搞好。为了自身的利益,同时兼顾他人的利益,这是根本,若做不到这一点,积分送礼以及任何促销活动,我看还是不搞也罢。搞坏了,就有人来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