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之惑
1、日化专营店市场的品牌竞争呈现“供过于求”态势。
日化专营店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一大批品牌的成长发展,也促使了更多的资金切入日化专营店市场,品牌竞争日益白热化。虽然日化专营店零售终端以28%的年均速度高速增长,但专营店产品品牌数量的增长速度应远远高于这个数字。品牌供过于求,造成日化专营店进入门槛渐高。
2、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加强。
日化专营店虽然已向三、四市场不断深入渗透,使更多的新品牌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但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人们经济状态的不断改善,消费者的品牌意识不断加强。而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信息交流的进一步繁荣,使新品牌的成长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成本压力。
3、品牌寡头形成强大的狙击力。
国产品牌如自然堂、泊莱雅等,国际品牌如泊美、悠莱等,已经占据日化专营店市场的重要市场份额,由此形成强大的市场狙击力,消费者指认购买行为逐渐增多,使其他品牌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强大的危机。
综上所述,现在的日化专营店市场将由价格竞争向品牌竞争过渡,缺乏强大品牌支撑和沉淀的品牌,将面临更大的发展困境。
利润之惑
1、日化专营店的“高利润”伪命题。
直供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削除经销商这一中间环节,更大的让利给零售终端,从而满足了零售终端对高利润的追求目的,亦有助于零售终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更大的腾挪空间。但是高利润率不等于高利润额,只有消费者认可的品牌,才有可能产生持续的销售行为。所以,缺乏强大品牌力支撑的产品,也许通过一定的促销行为,包括导购在利益趋使下的集中推荐购买,能够在短期内实现一定的销量,但无法承担长期的销售压力。所以,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与成本上升压力下,日化专营店必然会追求一定利润率下的利润总量的保障。
2、直供成本考验品牌企业的利润控制能力。
直供并不能让品牌企业更多的获得因为经销商环节的减少而带来的利润分享。除了利润更多的让利给零售终端外,品牌企业还面临庞大的直供体系带来的人员、教育、服务、物流等费用压力。而且,品牌企业还必须面临更大的促销成本,而这一块有成本原本有部分是由经销商分担了的。不仅如此,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人力成本的上升,更使品牌企业的利润控制变得雪上加霜。
综上所述,直供本应具备的“利润”优势,反有可能成为品牌企业的心头之痛。
服务之惑
直供终端,意味着几大版块的服务功能由经销商转变为品牌企业承担:
一是物流功能。经销商除了奉献网络资源,还承担了物流的功能,而直供却需要品牌企业自行解决。虽然随着国家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物流业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品牌企业如何能够通过第三方建立覆盖全国的供货体系,是一大难题。
二是教育功能。分销时代,也需要有市场人员帮助经销商去实现零售终端及导购人员的教育功能,但毕竟市场团队不会太大。而直供时代,则需要品牌企业完善承担这一团队建设任务。由此,则出现人员招聘、管理工作的大量增加,而市场人员本身的教育,也出现大的障碍。
三是客服功能。除了物流与教育功能,品牌企业还必须肩负和完成促销的安排,会议的召开,投诉的处理等众多原来更多由经销商环节来解决的问题。
服务功能的增加,意味着决策难度的加大,团队规模的扩大,这都需要品牌企业以实力来支撑。
信息之惑
1、直供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实现了品牌企业与终端的零距离接触,从而能够更快速、更全面地获得销售信息、消费者信息。
但是,鉴于企业实力与发展阶段的制约,虽然有信息获取之便,但由于缺乏中间环节的控制、筛选与整理,庞大的信息量使品牌企业更难于把握、梳理和分析,其结果使品牌企业掉进信息的泥坑,反而更加看不清方向。
而且,中国本土化妆品企业的信息收集、整理、利用意识本就不强,能力更加缺乏。所谓“旱则旱死,涝则涝死”,可谓形象写照。
2、直供使品牌企业更快速地获取信息的同时,也要求品牌企业更快速地做出反应。这就意味着品牌企业除了要面对庞大的信息收集、整理工作外,还得对多如牛毛的信息及时做出反应,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与需求,而信息系统与人员的制约,都将成为新的困惑。
何以解惑
市场在不断发展变化,而品牌情况千差万别,我们无法给出统一的答案,但营销的基本规律仍在,消费者的需求规则仍在,我们也许可以从消费者入手,来看我们品牌企业的未来。
1、定位。
在纷繁的市场竞争格局中,我们品牌究竟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也许市场竞争的真理是品牌各领风骚三五年,但能否领这三五年风骚,一定要品牌清楚自己想干嘛,该干嘛,能干嘛,怎么干。或者说,谁是我们的消费者?他们需要什么?我们能提供给他们与众不同的是什么?产品千篇一律,那我们能提供不一样的使用体验吗?
我之为我,因为我与众不同。
2、资源。
定位解决了我想做什么,而资源决定我能做什么。我们不谈战略了,但我们从生产出发,到我们有什么样的人才,有什么样的资金,有什么样的技术,从而决定我们的品牌体系、产品体系、渠道体系、服务体系。
当然,资源会随着品牌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乾坤大挪移,有时候也会为品牌带来更多的机会。
那么,在这里我们应该也能清楚地了解,直供,作为渠道模式的一种,当纳入品牌的整体战略去思考。如果没有足够的认识,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我们为什么要做直供呢?市场上有大量的更低零售价的产品,更低供货折扣的品牌,他们为什么不能成就品牌大未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