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证监会发行监管部的安排,八菱科技将于10月17日上会,就该公司首发会后事项接受发审委的审核。
这是八菱科技第二次上会了,这也是首家中止发行公司的再度上会。该公司早在今年4月就已通过发审委的审核成功过会,不过在今年6月份的发行中,由于在初步询价时参与询价的机构只有19家而被迫中止发行,从而成为A股市场首家中止发行公司。因此,八菱科技的再次上会,是A股市场的又一标志性事件。
虽然八菱科技再度上会的结果需要等到17日下午才能揭晓,不过,该公司上会结果总体上是乐观的,再度过会并无多少悬念。不仅如此,在随后的发行中,八菱科技的成功发行也是可以期待的。
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一方面是基于八菱科技是一家二次上会公司,该公司有着首次过会的成功经验与询价失败的教训,这对于该公司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另一方面八菱科技在首次发行时中止发行,只是询价环节出了问题,是一次意外,这并不涉及到发行审核环节的问题,因此在再次上会时,发审委只需要尊重首次上会时的审核结果就可以了,八菱科技的二次上会更多只是走走程序而已。至于在接下来的发行环节,由于有了第一次发行时的教训,该公司将会在第二次发行时加强公关工作,从而确保发行成功。
八菱科技因此注定会成为中国股市的新标本。通过这个新标本,投资者不难认识到中国股市的“公地”性质。中国股市就是一个对所有人开放的公共牧场,谁都可以到这个公共牧场来放牧,其最终结果必然是因为遭到过度放牧而使这个公共牧场被破坏,必然是荒芜、沙化。中国股市如今正在上演着这样的“公地悲剧”,谁都可以到A股市场来融资。不仅国企、民企、私人企业可以来融资,甚至外企也是蠢蠢欲动。而就当前的股市来说,既然中国水电、陕煤股份、中交股份这样的巨头企业可以来A股融资,那么A股市场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八菱科技的IPO呢?因此,只要A股市场一息尚存,中国水电能IPO,八菱科技当然更能IPO。
八菱科技作为中国股市的新标本,也可以让投资者进一步看清目前新股发行的伪市场化性质。八菱科技中止发行被称为是市场化的选择,但这个市场化的选择,却并不能真正阻止八菱科技的最终发行。根据现行规定,中止发行公司可以在6个月的核准文件有效期内重启发行。市场化的选择因为这一规定而失去意义。而更让投资者见证伪市场化性质的是,八菱科技中止发行时A股点位是2750点附近,而重启发行时A股点位是2450点附近。股指下跌了300余点,八菱科技反倒重启新股发行,难道这就是对市场的尊重,就是所谓的市场化发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