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危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对比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上一次美元危机,美国人既感到欣慰,同时也会感到后怕。 在1977年9月到1978年10月这1年多的时间里,受油价不断上涨的影响,加之经济的增长乏力,美国对外

  

  贸易由顺差滑入逆差境地,美元对主要货币汇率出现了高达16%的大幅下跌。美元疲软导致进口价格大幅攀升,通货膨胀率一下子从原来的6%跃升到了8%以上,到1979年底,通胀率更是进一步上升到了10%的水平。1979年夏,卡特总统采取了一项后来被证明是更具实质性的行动,那就是让当时的美联储纽约分行行长保罗·沃克出任联储局主席。结果证明,这一任命实是遏制高通胀的必要之举。

  当年的10月6日,美联储开始实行非传统的新货币政策来消除通胀,即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哪怕导致利率水平大幅上升也在所不惜。沃克的新策略的确起到了降低通胀水平的作用,并且最终也使美元汇率得到了巩固,然而其代价也是巨大的:美国经济因此而经历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衰退。

  1978年以来,情况有了很大不同。今天,通胀水平相对而言比当时低得多,而且投资者相信,美联储会继续使其保持这种状态。虽说美元的下跌和油价的攀升最近使通胀水平有了些许上升,但投资者认为这只是暂时现象。相比1979年的9%而言,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依然保持着4%这一将近40年来的最低水平。

  但今天有些方面的情况却较以往明显恶化。1978年时,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总额占其GDP的比例不足1%,而如今,这一比例已接近6%。这一比例充分反映了美国家庭、企业及政府的消费和投资超出其收入水平的程度。与27年前相比,美国家庭今天的储蓄率(储蓄额占税后收入的比例)要低得多,因此他们就要借更多的钱用于购买住房和消费。联邦政府所借外债也更多了。去年美国政府预算赤字占GDP的比例已从1978年的2.7%升至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