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云论高利贷 人民币升值正当时
中国天则研究所创办人、经济学家茅于轼最近说:“人人都去放高利贷。”反对的人少了!说明中国人的资本主义又多了一点,马克思主义少了一点,生活素质高了一点,人民币升值正当时。至少反对中投买美国国债的的声浪淡化了些。
货币的利润是在流动中产生的。具有商品的供需特性,产生汇率浮动的价格差率。政治术语叫资本剝削。在啇业社会中,通过资本管理经济营运的方式就是资本主义。有别于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
马克思把“手工磨房作坊”式的社会定为封建主义,蒸汽动力工业时代为资本主义,是对社会学的误解。《资本论》没有解释商品与生产者分开之后的特性,更没解释印刷货币的主权的剥削特性,由此而推导出的否定产权私有制的社会学结论,就大有问题了。
“人人都放高利贷”当然不可能。
茅于轼从市场供需原理指出“供大于求”时,才会消除高利贷。“人人都可以放高利贷”是体制问题。
社会主义体制只准国家放高利贷(银行国营垄断),钱庄黑市经营,黑市非法营运要冒杀头风险,不高利贷没人干。高利贷还有人贷,说明民间缺钱。民间缺钱而高利贷,社会主义体制不适合管理资本。
中国的改革开放管理着为数不多的主权资本。
正因为不多,所以储蓄,正因为美国有容纳大额现金的美联蓄,中国把1.6万亿外汇低息放进了美国。中国高利贷猖獗,说明中国缺资金,西方银行倒闭,说明西方不缺资本。
倒闭破产在资本主义市埸经济体中是供需中一种平衡保护机制,不算为衰退。至多算为是市场转让与变化。资本主义的衰退是垄断之后的投资停滞和资本外逃。西方市场基本上没有垄断和资本外逃,政府嘻嘻哈哈地向中国借钱“玩女人”。明摆着是有钱人的“傲慢”。受刺激的是中国企业家。例如,华侨企业在中国海外投资中就雪上加霜。阿根廷华人超市受地下钱庄3分息的高利贷压力,拼死薄利力争,占了阿国30%零售市场,美国沃尔玛拿到中资低息贷款,连续并购小型超市连锁店,用大资本压价打击华企,面临倒闭的边缘。
理论上早就证明了社会主义的资本不可能管理好市场经济,只有资本主义才能高效使用资本。”人人都放高利贷“的口号,从政治学分析,就是还权于民!
由于印钞权是由政府独占,所以,货币本质上具有“权钱合一”的力量。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倾向于政府时,货币贬值(大量发行货币)。倾向于市场时,货币升值或稳定。
社会主义政党的治国理念就是大政府小国民,于是强国敛财,最方便易行的方法印货币。
当时,全球化中并不是人人都可以隨心所欲地开动印钞机的。中国开放了4500万移民去赚侨汇,吸进5000万港台东南亚华人手中的已经国际化了的货币,支持了印刷人民币与外汇的储蓄。
有人说,中国外汇来源是出口所赚,这项货币流动是双向的,只有不高的顺差,都被央企耗尽无余。只有1亿海外华人的外汇才是单向流动换成人民币消费,并大量储蓄于中国银行。
这是,美联储格林斯潘掉以轻心的中国特色。
据中银资料显示,2000年至2006年中国侨汇4800亿。这只是帐面上的数字。中国至今不能汇通天下,地下钱庄初估年流动量达10万亿,有人估计高达17万亿。加上东南亚的渠道,和中国制造的不足3%的轻利,格林斯潘的犹太理财逻辑是算不出中国损民利官的特色的。
2008年,[美]保罗.克鲁格曼在“中国周”建议中国放开汇率管制。中国知名金融高管异口同声回答:“没有办法!”
巴西从2003年开始升值雷亚尔,巴西国内中小企业放弃了高利贷剥削,转向了实业生产供应市场赚雷亚尔。
中国一直贬值人民币。出口并没增加而是中小私人企业主勾结国营企业总管和政府官员放高利贷盘剥。股市对冲人民币升值热火朝天。人民币低估和楼价高涨的通膨空间,支持了3.2万亿外汇储蓄的泡沫资产。
这种公共财务在资本主义会计规则中是违法的“次贷滥帐”。2000年阿根廷为此违约破产了。希腊意大利正被揭穿。因为,债主是私人,可挤兑现金。
中国的国库的抵押品是领导批条(金融券、债券和私募基金的重复抵押品)。债主是国外侨民。他们不挤兑外汇。美国的抵押品则是中国的债券。这种权力剥削的抢钱戏大行其道是中国传播。美国欧洲跟进,阿根廷坚持,巴西开始。
无论怎么说,中国做成功了。因为特色社会主义。
人民币升值了。温州地区高利贷首先崩溃。12个大户逃亡国外躲债。6.8时借出的人民币买了外汇用于国外投资。现在用贬了15%的美元买6.389的人民币还6.8的人民币加3分高利贷。
死去吧!弱智者。在6.8时,我都全进了人民币并定存或买太保产品。三年下来,净赚利润。
人民币升值了。楼市跌价转向人民币。有人还在唱“房产泡沫调”。我在2009年抛中国房产,转向人民币,并指出,人民币才是保值避风港。房产价由国家控制不是泡沫,而是有价无市的画饼。人民币也是画饼,但是流动权在自己手上,更能保值。房产只银行折半价收回,谁要?租金不足2%,还赖租。
人人都能放高利贷时,就是资本主义管资本的社会。
人民币升值正当时!
顺便谈一下人民币与比索的关系。
有人认为人民币会成国际货币。这话只讲对了一半。正如中文是世界人口最多人使用的语言一样,国际化进程与移民共进退。人民币也是如此。隨移民进退。政府与企业的通汇只是以美元计价的一个数字转移罢了,并没有印刷货币的实物流动。实际上是美元流动。只有华人移民才使用人民币储蓄和消费。他们才是直接人民币的国际流通者。
正如中文不能代替英文成为世界语一样,人民币也不可能成为国际美联蓄印刷的货币。人民币与港币日元欧元英镑一样,成为华人流动性的货币而己。华人之外的民族是不会储蓄流通人民币的。
人民币国际化是必然的,不是中国强大而是华侨经济强大。正如港币国际化不是香港强大而是香港人流动大。
人民币从贬值到升值反应了中国人民币的流动趋向大的过程。阿根廷比索也在从停滞流动的贬值走向流动增加的起步。4.5是底线。巴西已经反击,智利前财政部长安德列斯·贝拉斯科认为克里斯蒂娜把货币浮动,是把飞机在可容忍的颠簸降落,而长期货币贬值会吓跑客人的大颠簸。都拉响了红色警告。人民币的升值和大手并购阿根廷土地资源,以致吓得克里丝蒂娜出台限购法令。比索再降,阿国大有被中国抄底买下的可能。
比索升值势在必然。是抛人民币买比索定存和置产增值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