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保障房一直是政府不愿干的事
如果问2010年房地产行业什么涨的最快,相信答案不会是房价,而是地价。随着12月21日番禺、东圃地块的成交,广州今年出让宅地的楼面地价达6908元/平方米,比去年的4135元/平方米大涨67%,远高于房价上涨的速度。广州地价上涨速度过快,积蓄下来的收益预期必将在未来2-3年集中爆发,房价将再一轮上涨。 而在开发商方面,住宅土地的火热显示出开发商对市场未来的良好预期,但也有一些房企“大佬”对地王频现表现出担忧,包括一向沉默的合生创展主席朱孟依。
2011年广州需要的保障房建设资金超过80亿元,目前资金尚存在缺口。历来以“不差钱”著称的广州,保障房建设也开始缺钱了。这个缺口到底有多大呢?报道说,根据中原房地产的土地监测系统统计,广州2010年土地出让金收入约为347亿元,按以往10%的土地出让金支持保障房建设,仅能提供34.7亿元的资金。80亿-34.7亿=45.3亿,这个缺口有45.3亿。
广州市国土局长、市住房保障办主任在向市人大汇报住房保障工作时指出,明年广州需要的保障房建设资金超过80亿元,目前资金尚存在缺口。此外,广州保障房建设还面临着供地不足、配套不足、社会力量建房积极性不足等困难。言外之意,也就是说广州保障房建设又缺钱、又缺地、又缺配套、又缺社会积极性.如此重重困难,那将来完不成保障房建设工作呢?也就有了很充足的理由。广州仅2010年一年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就高达347亿元,假如能拿出20%的土地出让金支持保障房建设,也就能提供约70亿。这个数字,距离国土局长说的80亿元的资金缺口真大吗?
12月28日南方都市报报道,国土局长哭穷:建保障房需80亿 广州2011年很差钱。据统计,今年1月到11月,广州完成保障房建设投资24.35亿元。这也就意味着明年保障房建设资金将在今年基础上增加近3倍。根据中原房地产的土地监测系统统计,广州2010年土地出让金收入约为347亿元,按以往10%的土地出让金支持保障房建设,也仅能提供34.7亿元的资金,距离80亿元的资金缺口十分明显。
历来以“不差钱”著称的广州保障房建设也开始缺钱了,由于广州市明年要加大公共租赁房的建设力度,解决更多“夹心层”的住房问题,大手笔的投入也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缺口。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局长、市住房保障办主任李俊夫昨日在向市人大代表汇报住房保障工作时指出,明年广州需要的保障房建设资金超过80亿元,目前资金尚存在缺口。此外,广州保障房建设还面临着供地不足、配套不足、社会力量建房积极性不足等困难。
困难1 用地供应不足。据介绍,广州市住房保障办今年新增土地储备项目7宗,用地面积430公顷。这个储备规模已超过广州今年的商品住宅用地供应量。但要想将“三旧”改造用地变为保障房用地,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将加快制定今后5年保障房用地的规划选址,建议有关部门在保障房用地选址上优先考虑低收入人群出行方便的近郊区和地铁沿线,优先使用“三旧”用地和闲置土地。
困难2 资金缺口大。目前,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资金在政策上已明确,可通过财政投入、银行贷款和销售经济适用住房保证建设资金的投入。广州历来在保障房建设方面“不差钱”,但今年也开始“喊穷”了。 今年1月到11月,广州完成保障房建设投资24.35亿元。这也就意味着明年保障房建设资金将在今年基础上增加近3倍。根据中原房地产的土地监测系统统计,广州2010年土地出让金收入约为347亿元,按以往10%的土地出让金支持保障房建设,也仅能提供34.7亿元的资金,距离80亿元的资金缺口十分明显。
困难3 市政配套不足。在以往建设的保障房小区中,近郊保障房社区常常面临周边市政道路等配套设施未能同步立项和建设,从而影响到保障房小区建成后的使用。 目前,广州正大力推进的龙归城保障房项目将成为广州首个借鉴香港、新加坡保障房建设成功经验,市政配套与保障房同步建设的大型保障房小区。龙归城周边将有10条公交线路和两条地铁线通过,公共配套还将做到“五个一”设计,即一个社区服务中心、一个文体娱乐中心、一个公园、一个社区医院、一个视频监控系统。
广州4个公租房项目敲定。建设部“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总量为1000万套,预计广东省的建设量也将进一步加大。目前,广州市住房保障办正在制定广州住房保障“十二五”规划,明年,广州将积极推进住房保障均等化工作,适度扩大经济适用住房的保障面,并通过大力建设公共租赁房解决“夹心层”住房问题。
明年,广州将积极推进住房保障均等化工作,住房保障工作将在全面解决2008年统计在册的77177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基础上实现“两个扩面”:一是在考虑广州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的基础上,适时适度扩大经济适用住房的保障面;二是在大力解决户籍人口住房困难问题的同时,通过出台实施公共租赁住房制度,统筹解决非户籍人口的住房困难问题。 在今年新开工建设的保障房项目中,广州择优选取4个项目,先行启动建设不少于8000套公共租赁住房。这4个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分别为龙归城、南方钢厂、大沙东和同德围项目,主要分布在白云区和黄埔区。 在保障房建设模式方面,政府将不再大包大揽盖那么多的房子,而是采取服务外包的形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房建设。